書名:幾代人的愛情線路圖

作者:軒琅北族

文案

愛情神聖偉大,無條件,關於愛情的影視讀物不勝枚舉。這部作品主要展現從清末民國時期,抗戰時期再到當今時代,祖孫四代人的不同的愛情觀,找尋不同的愛情之路,這其中有愛情的驚喜,也有愛情的打擊,生活的百味都恰當的融入其中,靜心品讀體會其中愛情的苦澀和甜蜜!

☆、第 1 章

作者有話要說:

幾代人的愛情線路圖

序言

曾經回想起有這樣一句經典: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站在你麵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還有一句就是: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現在來談談愛情,愛情就是如同奢侈品一般無形的東西,看似虛幻卻又真實存在的東西。有的人消費得起,而有的人就是消費不起,愛情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愛情是難以割舍的,愛情是無私也是自私的,愛情是奉獻,是偉大,愛情是毫無保留把全部的愛,關懷,體貼,照顧都給對方,愛情是一份責任,愛情是一種忠誠不移的信仰。愛情和緣分真正到來了卻擋也擋不住。

當有了愛情就要建立起一個溫馨的小家庭,無數個愛情聚到一起就是無數個小家庭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家庭體係。西方的亞當和夏娃創造了男人和女人,不僅僅是為了讓他們產生下一代,組建一個家庭,一代接一代的繁衍延續下去,更重要的是讓人類理解感悟愛情的真正意義和價值所在,去體驗愛情的深層次含義。中國的月老為世間有愛有情有緣的男男女女搭線,希望他們都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那份沉甸甸的愛情,去探索愛情的真諦!

西方有羅密歐與朱麗葉,中國有梁山伯與祝英台,他們都是彼此中意對方,愛就在相互仰慕中悄然產生,之後便深深愛著對方,那是一份最難割難舍難解的愛戀,互相把彼此裝進內心深處,讓每一寸骨血和每一顆細胞都充滿愛情的力量,銘記對方的每一句話語,每一個細微的動作全要烙印在腦海,記憶的底處。我本人敬仰近代詩人巨匠徐誌摩先生,更加崇尚他與陸小曼浪漫經典,純美曲折的愛情婚姻。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愛情,除了愛的方式不同,愛的觀念不同,愛的出發點不同,但最後愛的歸屬感,幸福指數是相同的。民國時期還有在那之前,人的愛情觀是保守的,墨守陳規,那時的愛情是那麼的純結無汙,不夾雜任何複雜的因素在裏麵,指腹為婚,聽從父母之命,那時的男女隻有責任和義務,挑起一個家庭一個家族,愛情因素包含的很少很少,女性都是大家閨秀大門不出二門不入,在家做學問,或是用纖纖細手織繡。男性也都是忙著飽讀聖賢書,在官場打拚,打典家族生意或是耕作。那時代的人真的不懂愛情,即使那東西是存在的,愛情這個字眼在那時是否擁有都是無人知曉的。

在中國剛剛建國之後,五六七十年代左右的樣子,那時人的愛情觀,對愛情的深刻認識理解才有了雛形,但那時人們對愛情渴望,都隻能壓抑在心底,卻沒有勇氣跨越愛情的底線,男女說說話拉拉手都要臉紅,更別說擁抱接吻之類的。那個年代的愛情是最最自然最最純樸的愛情,那愛情就是一張雪白的紙張,晶瑩無暇的碧玉。他們用他們的方式編織那個年代的愛情,詮釋愛情。一旦用愛情建立起家庭就要支撐負責一輩子。

八十年代過後,人們的愛情就是最瘋狂的愛情,是一種輕浮不負責任的愛情。他們口中所說的偉大的愛情,其實還不如一粒渺小的沙礫。他們要的隻是滿足自己的物質欲望和精神欲望便可,其他的都要通通的拋開,時代教化了他們年輕的一代,但他們隻吸收了時代的負麵的一層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