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1 / 3)

或是坐禪,靈台寂滅。三寶不至,伊人自來。倉央嘉措雖不檢於行,然高才博學,在諸世達賴中最為傑出,故屢遭挫辱,猶為藏族人愛戴。甚有曰其淫亂為薩戲三昧,謂倉央嘉措非女人伴宿,夜不成寐,而戒體清淨,於彼女曾無染也。他的修行已到清淨界,唯是如此才有新的追求和突破。他亦自歎了:“肯把此心移學道,即生成佛有何難。”

應該不會有第二個活佛像倉央嘉措一樣,會有這樣世俗的嗟歎:“自理愁腸磨病骨,為卿憔悴欲成塵。”還有一句,更駭人的:“自歎神通空具足,不能調伏枕邊人。”

一個活佛發出這樣的慨歎,我看得駭笑嗬,這哪是個出家人的言語,分明一個為情所惱的男人。凡心劇烈得不能再劇烈。當然,調伏的意思,在佛經裏並不是我僅從字麵理解的那樣,他也許是另有深意,是在感慨世人難以了悟,即使是他以身相度也一樣。佛法艱深,但我私心這樣香豔地解釋,不想他完全被神話。

“倉央嘉措”藏語意為“音律之海”,有人說這本身就是對他一生的預言。藏傳佛教高僧對其評價為:“六世達賴以世間法讓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廣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詩歌和歌曲淨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他用最真誠的慈悲讓俗人感受到了佛法並不是高不可及,他的特立獨行讓我們領受到了真正的教義!”他的詩,在世人讀來是謳歌愛情的情歌,從密宗的角度來看卻是道歌,具有深刻的佛理哲思,從中可以看出倉央嘉措道行高深。不懂的人不可妄言。

倉央嘉措的詩絕對不是文學意義上的一流,一來他是藏族人,二來他是佛門中人,不是咱們漢族整天舞文弄墨的書生。但他的《情歌選》和容若的《飲水詞》一樣,是不能以幾流和好壞來斷定的。被打動了,是被當中汪盈的情感沾濕衣襟。

有另外一首流傳甚廣的情詩,令太多人口齒留香,芳心為之久低昂。有兩個版本。

其一是:

那一天,閉目在經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隻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隻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啊,不為修來生,隻為途中與你相見。

另一個也很美:

那一刻,我升起風馬,不為乞福,隻為守候你的到來。

那一日,壘起瑪尼堆,不為修德,隻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隻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隻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啊,不為輪回,隻為途中與你相見。

我甚至不能確定這詩是否真的為倉央嘉措所作,是根據他情詩原著翻譯過來,還是以訛傳訛,冒其名而作?他的詩都是藏語,雖有眾多研究學者去研究他的詩歌,卻不能夠達到一致。

或是坐禪,靈台寂滅。三寶不至,伊人自來。倉央嘉措雖不檢於行,然高才博學,在諸世達賴中最為傑出,故屢遭挫辱,猶為藏族人愛戴。甚有曰其淫亂為薩戲三昧,謂倉央嘉措非女人伴宿,夜不成寐,而戒體清淨,於彼女曾無染也。他的修行已到清淨界,唯是如此才有新的追求和突破。他亦自歎了:“肯把此心移學道,即生成佛有何難。”

應該不會有第二個活佛像倉央嘉措一樣,會有這樣世俗的嗟歎:“自理愁腸磨病骨,為卿憔悴欲成塵。”還有一句,更駭人的:“自歎神通空具足,不能調伏枕邊人。”

一個活佛發出這樣的慨歎,我看得駭笑嗬,這哪是個出家人的言語,分明一個為情所惱的男人。凡心劇烈得不能再劇烈。當然,調伏的意思,在佛經裏並不是我僅從字麵理解的那樣,他也許是另有深意,是在感慨世人難以了悟,即使是他以身相度也一樣。佛法艱深,但我私心這樣香豔地解釋,不想他完全被神話。

“倉央嘉措”藏語意為“音律之海”,有人說這本身就是對他一生的預言。藏傳佛教高僧對其評價為:“六世達賴以世間法讓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廣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詩歌和歌曲淨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他用最真誠的慈悲讓俗人感受到了佛法並不是高不可及,他的特立獨行讓我們領受到了真正的教義!”他的詩,在世人讀來是謳歌愛情的情歌,從密宗的角度來看卻是道歌,具有深刻的佛理哲思,從中可以看出倉央嘉措道行高深。不懂的人不可妄言。

倉央嘉措的詩絕對不是文學意義上的一流,一來他是藏族人,二來他是佛門中人,不是咱們漢族整天舞文弄墨的書生。但他的《情歌選》和容若的《飲水詞》一樣,是不能以幾流和好壞來斷定的。被打動了,是被當中汪盈的情感沾濕衣襟。

有另外一首流傳甚廣的情詩,令太多人口齒留香,芳心為之久低昂。有兩個版本。

其一是:

那一天,閉目在經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隻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隻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啊,不為修來生,隻為途中與你相見。

另一個也很美:

那一刻,我升起風馬,不為乞福,隻為守候你的到來。

那一日,壘起瑪尼堆,不為修德,隻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隻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隻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啊,不為輪回,隻為途中與你相見。

我甚至不能確定這詩是否真的為倉央嘉措所作,是根據他情詩原著翻譯過來,還是以訛傳訛,冒其名而作?他的詩都是藏語,雖有眾多研究學者去研究他的詩歌,卻不能夠達到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