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
中醫醫生開中藥時,針對個人情況不同,在一定範圍內對所開藥方進行細節調整,增加或減少某些成分、劑量。
成藥:
就是已經配好的藥品。因為西藥很少有現配處方,所以一般指中藥的成藥,也就是中成藥。和中藥湯劑相比,成藥的購買和服用都大大簡便。
西醫理論中的術語
視觸叩聽:
西醫診斷的術語,即觀察、觸摸、叩擊(使身體某部位產生特殊的音響,可以輔助判斷病情)、聽聲音(直接聽或用聽診器)。這套西醫臨床基本功和中醫的“望聞問切”四診有相似之處。
主訴:
指病人或來訪者對醫生描述自己的症狀,對醫生診斷病情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臨床試驗:
在本書中可特指醫學上用於某種藥物、檢測儀器或醫療手段在上市為全民使用前,對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科學考核,包括藥理學檢測、動物實驗等嚴格的程序。臨床試驗的方法在西醫的研究更為係統,但這個概念是中西醫共有的。現代醫學中,中西醫都會采用臨床試驗法檢測醫療手段。
雙盲實驗:
臨床試驗的一種具體方法,即被試者和主試者均不知道實驗目的。它的作用是可以排除被試者的安慰劑效應和主試者的主觀偏好差異對臨床試驗真實性的影響,是一種極為嚴格的實驗方法。
假陰性和假陽性:
西醫中的陰性和陽性同中醫的“陰陽虛實”概念不同,通常指症狀指標的有無。陰性為無,陽性為有。一般來說,假陰性是指明明有症狀但是出於各種原因檢測不出,呈現虛假的陰性,即漏診;假陽性是指沒有症狀但是檢測數據顯示有症狀,是錯診。所以,醫生一般要根據個人情況不同結合檢測數據,避免假陰性和假陽性的概率。
安慰劑效應和反安慰劑效應:
前者指排除藥物等治療手段後,患者僅因為主觀心理狀態良好使病情產生好轉的現象。後者與之相反,是指純粹因為心理狀態使病情得不到改善的現象。關於安慰劑效應在本書第三章《治療篇》有具體闡述,見第83頁。
CT:
常用的醫療儀器,通過X射線對人體掃描後將信號轉換成影像的技術來實現人體測量。CT相較X光片而言更為精細,因此對檢測人體組織的細小病變極有幫助。
X光片:
傳統的醫學影像學檢測技術。它利用高頻電磁波X射線在人體組織中吸收率不同的原理,獲得組織成像。
核磁共振:
英文簡稱MRI,利用磁場梯度變化檢測獲得人體內部結構圖像的技術,對軟組織的辨別力要好於CT。
B超:
利用超聲波接觸到組織後的回聲不同進行信號轉換,得到組織圖像的超聲醫學技術。因價格較為便宜且沒有不良反應,成為利用率很普遍的醫學技術。但這種技術無法檢測出骨內等被遮蔽的組織病變,因此局限較大。
加減:
中醫醫生開中藥時,針對個人情況不同,在一定範圍內對所開藥方進行細節調整,增加或減少某些成分、劑量。
成藥:
就是已經配好的藥品。因為西藥很少有現配處方,所以一般指中藥的成藥,也就是中成藥。和中藥湯劑相比,成藥的購買和服用都大大簡便。
西醫理論中的術語
視觸叩聽:
西醫診斷的術語,即觀察、觸摸、叩擊(使身體某部位產生特殊的音響,可以輔助判斷病情)、聽聲音(直接聽或用聽診器)。這套西醫臨床基本功和中醫的“望聞問切”四診有相似之處。
主訴:
指病人或來訪者對醫生描述自己的症狀,對醫生診斷病情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臨床試驗:
在本書中可特指醫學上用於某種藥物、檢測儀器或醫療手段在上市為全民使用前,對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科學考核,包括藥理學檢測、動物實驗等嚴格的程序。臨床試驗的方法在西醫的研究更為係統,但這個概念是中西醫共有的。現代醫學中,中西醫都會采用臨床試驗法檢測醫療手段。
雙盲實驗:
臨床試驗的一種具體方法,即被試者和主試者均不知道實驗目的。它的作用是可以排除被試者的安慰劑效應和主試者的主觀偏好差異對臨床試驗真實性的影響,是一種極為嚴格的實驗方法。
假陰性和假陽性:
西醫中的陰性和陽性同中醫的“陰陽虛實”概念不同,通常指症狀指標的有無。陰性為無,陽性為有。一般來說,假陰性是指明明有症狀但是出於各種原因檢測不出,呈現虛假的陰性,即漏診;假陽性是指沒有症狀但是檢測數據顯示有症狀,是錯診。所以,醫生一般要根據個人情況不同結合檢測數據,避免假陰性和假陽性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