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市,周岩工作室。
一約摸著二十多歲的男青年此刻正愁眉苦臉的蹲在電腦前吞雲吐霧,摸起桌子上不知道泡了多久的紫砂茶杯,猛的往嘴裏灌了一口,接著眼神一亮,趕快放下茶杯和煙頭,便又在鍵盤上寫寫改改了起來。
這裏與其是工作室,不如是老式住宅區裏的出租房,門口簡簡單單的掛個牌子,四十多平米的屋子被一分為二,用周岩的話是空間的充分利用。
隔開的一麵是會客廳,幾張布藝沙發和一個茶幾幾乎便填滿了整個房間,刷得透白的牆邊立著一排木質書架,上麵不少雜誌和各類書籍,還有幾張紅豔豔的證書獎狀。
隔開的另一麵是起居室,也是周岩的工作間,除了床和桌子,一個簡易衣櫃和幾張椅子,可能屋內最值錢的東西便是東南角牆上的掛式空調了。
男青年的名字叫做周岩,沒錯,工作室的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不過別誤會,他可不是什麼如雷貫耳的大人物,周岩,隻是一個影視文學專業畢業三年的老油條,恩,要問為啥要自己創辦工作室啊?
打工嘛,給別人打工是不可能的啦,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那麼就給自己的打工好了。畢業後周岩參加了不少大大的編劇比賽,甚至還有幸成功入圍了幾個,也被某些製作公司看中,要求為他們寫過劇本,不過交上去的本子大多數在最後關頭都給斃了。
有幸最終拍出來的不過是幾部反響不大的微電影,在視頻網站上隻有寥寥十幾萬點擊率,用周岩的話,還不如現在美女主播賣個萌看的人多。
雖然一事無成,但周岩卻喜歡這種自由的生活,父母在西南城也無需自己照看,也沒有女朋友,憑實力單身,自然也了無牽掛。甚至兩年後周岩膨脹了,竟然為自己的工作室招了一個女助理。
助理名叫李梓,是周岩同學院幾屆的師妹,準確的,李梓是被周岩騙來的,在校時兩人同在學校的話劇社,那時候周岩是副社長,手裏編劇過的幾部話劇在校內都風靡一時,憑著年少時的一絲才氣也算是有名氣,李梓便是那時候周岩的崇拜者。
周岩畢業後,李梓也麵臨實習,周岩與她那時候尚還保持著聯係,於是便三言兩語將她騙了來,沒想到這一待,便是一年。
一下午的創作,時間也臨近夜晚,華燈初上,西江市漸漸被盞盞燈火點燃,城市的上空籠罩在一片橙紅色的霓虹氤氳中。路邊三三兩兩散步的行人,推著燒烤車做生意的販兒,還有明暗交錯參差不齊的際線,都給人一種時間過的很慢的感覺。
周岩伸了伸懶腰,今的工作到此為止吧,最近一段時間他主要是在給一本靈異雜誌供稿,因為最近編劇方麵沒什麼工作,於是便兼職了一把作家。周岩現在都還記得在大學時文學評論寫作課的老師過一句話:一個合格的編劇必然是一個優秀的作家,周岩對此深信不疑,至此甚至收入的主要來源都是靠寫作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