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北上(2 / 3)

(本章未完,請翻頁)

持久。”

劉宗周,這位崇禎朝故吏,終於辭官致仕,隱居鄉裏,著書立說。但他堅持儒家的仁義學說,對河南衛軍的火器、蒸汽船等,始終是不屑一顧。

“劉先生,若不是北王重拾尚武之風,儀仗火器之利,怎能重挫建奴,使奴酋阿濟格、阿巴泰、多鐸等人授首,揚我中華之威?和禽獸去談仁義,與匪盜而言道德,是不是冥頑不靈,愚昧透頂啊?”

柳如是冷笑一聲,痛斥劉總周,絲毫不留情麵。

“夫人心直口快,並無不敬之意,先生不要動氣。”

劉總周麵紅耳赤,錢謙益趕緊開口,在一旁和起了稀泥。

柳如是性烈如火,眼裏容不得沙子,對王泰的諸般善政讚譽有加。劉總周和她做口舌之爭,不被痛罵才是怪事。

看到柳如是麵色通紅,怒氣未消,耳長麵白的江南名士閻爾梅微微一笑,重回遼東話題。

“此次遼東大戰,王師三麵出擊,寧遠、朝.鮮、海上,步騎二十萬,水師五萬。想當年鬆錦之戰,九邊精銳齊聚,也不過十三萬。此次國戰,必將名留青史啊!”

閻爾梅是明崇禎三年舉人,為複社巨子,和夏允彝、陳子龍等江南名士交情莫逆。但他嫉惡如仇,是以在大江南北遊曆,並未為官。

“聽說王泰麾下水師有戰船數千艘,一艘戰船四五十門火炮,那就是數十萬門火炮。曠古絕交啊!”

又有餘姚名士韓孔當嘖嘖稱讚,滿眼的驚歎。

“火器之犀利,不如士卒之精銳。河南衛軍之驍勇善戰,舍生忘死,又豈是舊日的朝廷官軍可比?”

宋學朱,曾經的山東巡按禦史、山東巡撫,如今致仕歸鄉的他,有感而發。

十年前,他曾於濟南城頭親眼目睹王泰麾下無所畏懼,大戰清軍的血腥場麵。十年磨一劍,河南衛軍兵臨天下,已是威及海外了。

“若是能勸說王泰回歸朝廷,我大明,幸之甚哉!”

良久沒有說話的黃道周,終於開口。

“回歸朝廷,恐怕是身首東市,株連九族了!”

錢謙益心驚膽戰之餘,柳如是又是冷笑著開口,直懟黃道周。

“土地兼並,宗室驕橫,豪強暴虐,吏治腐敗,最後受苦的都是普通百姓。然後再流寇四起,建奴猖獗,天災人禍。北王要回歸朝廷,天下的百姓也不願意。這是民心!”

柳如是說完,負手而立,黃道周臉色通紅,訕訕一笑。

不用問,報紙上耳濡目染,柳如是已經是王泰所謂“善政”的信徒了。

錢謙益臉色煞白,趕緊去扯柳如是的衣袖,柳如是卻是絲毫不理。

“傅大人,雖說王泰練兵,天下無雙。可他調山東張元平、湖廣王國平北上,就不怕李闖背後一擊嗎?”

閻爾梅微笑著,扯開了話題。

黃道周、劉總周,兩個海內大儒,被柳如是懟的啞口無言,也是難得一見。

“河南與陝西交界,河南衛軍集結了數萬之眾,河南衛、宣武.衛、睢陽衛都未北上,四川的劉朝暉虎視眈眈。”

傅宗龍冷冷一笑,顯然對河南衛軍後方駐防信心十足。

“何況,揚州總兵金聲桓、鳳陽總兵黃得功、四川馬祥麟的白杆兵,還有福建的鄭芝龍部都是揮兵北上,駐守於河南、山西一線。李闖想要掣肘,恐怕得不到什麼好處。”

黃道周和劉總周相對一眼,都是搖了搖頭,默不作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