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議南遷(3 / 3)

看到皇帝屏去左右,李明睿這才趨近禦案,在崇禎的允許下,和他隔著禦案坐下。

“李明睿,李闖驅進京師,建奴在山海關虎視眈眈,朕心頭煩悶不安,你可有良計?”

崇禎不再猶豫,迫不及待。

“自蒙陛下召見,臣從江西北上,一路人心惶惶,流寇氣焰囂張,氣勢洶洶,一路勢如破竹。此誠危急存亡秋,陛下還在猶豫什麼?惟有國都南遷,可緩眼前之急,徐圖征剿之功。”

李明瑞從江西被招入朝中,自然知道皇帝的心思。況且,北地糜爛,實在也沒有固守的必要。

“此事重大,未可易言,亦未知天意若何?”

也許是想起了上次和建奴議和,事情泄露,兵部尚書陳新甲被殺,崇禎此次,變得異常的謹慎。

“惟命不於常,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天命微密,全在人事,人定勝天。陛下此舉正合天意,差之毫厘謬以千裏,知幾其神,況事勢已至此極,钜可輕忽因循,一不速決,異日有噬臍之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陛下可內斷之聖心,外度之時勢,不可一刻遲延也!”

李明睿顧盼左右,苦口婆心。

朝中群臣,各有各的小心思,不管誰當了皇帝,還需要他們這些人來使朝政正常輪轉。

可崇禎待在這裏,就真的成了亡國.之君。

四顧無人,崇禎這才向李明睿吐露了他的心聲:

“朕有此誌久矣,無人讚同,故推遲至今。卿意與朕甚合,但恐諸臣不從,如之奈何?此事重大,爾且密之,切不可輕淺,淺則要怪罪於你。”

朝廷遷往南京,千裏迢迢,非同兒戲,崇禎鄭重其事,而後又問起中途接濟等具體事宜。

“陛下,臣有一計,可保陛下南遷無憂。”

李明睿壓低了聲音,悄聲細語。

“陛下輕車簡從,順運河南下,封王泰為北王,令他鎮守北京,剿滅李自成,恢複關外之地。文王柔順,孔子微服,此之謂也。”

李明睿的話,讓崇禎不由得一愣。

“王泰?”

“王泰是皇家女婿,又沒有公開和朝廷決裂,讓他對付李闖和建奴,陛下師出有名。況且,王泰已經揮軍北上,陛下何不做個順水人情,一來顯示陛下大度,二來陛下坐鎮南京,坐山觀虎鬥,厲兵秣馬,我大明尚有一線生機。”

李明睿娓娓道來,字字誅心,崇禎臉色通紅,額頭汗水涔涔而下。

李明睿見皇上已經心動,抓住時機,讓崇禎當機立斷。

“微臣隻是出謀劃策,還需陛下乾坤獨斷。陛下但出門一步,龍騰虎躍,不旋踵而天下運之掌上。若苦坐北京,堅守危城,身死名滅,還會斷了大明的江山,淪為千古罪人。”

“南遷之事,朕即欲行之,中途誰可接濟?途間用何等官領兵措飽?駐紮何地?”

過了片刻,崇禎幽幽問了出來。

“陛下無需多費腦筋,隻需派出使者,快馬加鞭,讓王泰前來即可。”

李明睿輕聲說道:“為了大明江山,陛下忍辱負重,不可意氣用事,此乃我大明江山唯一的機會。”

崇禎重重點了點頭,對著桌上的燈火,陷入了沉思。

李明睿出宮時,已是二更時分,他看著黑漆漆的夜空,心頭壓抑之極。

但願崇禎的這次南遷之舉,能夠順利成行,否則到時就是國破家亡,世間恐怕再也沒有什麼大明王朝了。

(本章完)最快更新無錯閱讀,請訪問手機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