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驕傲(2 / 3)

使下,猶心腹之運手足,根本之製枝葉;下之事上,猶手足之衛心腹,支葉之庇本根。然後能上下相保而國家治安。司馬遷之語,真是一派胡言!”

天子之職莫大於禮,在王泰看來,這純粹是飽漢不知餓漢饑,一個上之使下,對於此時疾患重重的大明,完全是扯淡。

“以大人看來,何為天子之職?”

傅山沒有糾纏王泰是否想自立皇帝,反而跟著他的節奏,問了下去。

“天子之職,在於愛民,在於富民,有了品格健全的國民,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就像今日的大明,即便是天災不斷,但若是吏治清明,又豈是如今之景象?世風日下、民風萎靡,士大夫、豪強官紳功不可沒。以至於低層百姓嗷嗷待哺、水深火熱,難免對朝廷失望,尚武之風缺失。國不愛民,民又豈會愛國?”

王泰看了一眼周圍幾人,搖了搖頭。

“我在河南兢兢業業,不過使百姓吃飽飯而已,百姓便感恩戴德,募兵、練兵踴躍,戰場上出生入死,無一次有臨陣脫逃之舉。百姓淳樸,隻需有口飯吃,朝廷和地方官府不能如此,便是喪盡天良,豬狗不如!”

陳子龍臉上一紅,他曾是地方父母官,對王泰的話,自然是感同身受。

顧炎武肅拜一禮,鄭重其事。

“大人為國為民,舍盡家財,毀家紓難,在下自慚形穢,自愧不如。”

“王大人,你雖然一片公心,但你始終是大明臣子。你難道真不想那皇帝之位,君臨天下?”

傅山終於回到原點。

“我不想與大明為敵,除非萬不得已,也不會向朝廷動兵。一旦動兵,受苦受難的還是天下的百姓,身居高位者還不是錦衣玉食、悠然自得。再說了,天下之主,孤家寡人,我王泰還真不在乎!”

孤家寡人,沒有人與之權力對等,沒有朋友,沒有親情,沒有自由,無人可以傾訴,看看當今天子,就知道這個天下之主,當的有多辛苦了!

“大人真不在乎?李自成、建奴可是真在乎!”

傅山眼睛裏,露出一絲戲謔。

“在乎又怎樣?不在乎又如何?德不配位,隻能是萬民遭殃,職位越大,責任越大,國就是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先賢已經講的夠清楚了。”

王泰冷冷說道,眼神幽幽。

他倒不是中傷和攻擊崇禎,但大明成了今天這個樣子,他真的一點責任沒有嗎?

就像曆史上他不肯遷都江南,也沒有讓兒子任何一個人去江南監國,曆史眾說紛紜,但他作為君王,難道不能乾坤獨斷嗎?

一個王朝好不好,問問黃河上、運河上的那些流民就知道了。什麼時候流民沒有了,這才是王朝的正道。

“李自成隻是造反造慣了,在乎的是縱橫馳騁、掌握他人命運的快感。建奴在乎的是大明的花花世界、金銀財寶,對百姓猶如豬狗。”

李自成還好,一旦建奴問鼎中原,那就是漢民族的噩夢了。

先不要說什麼剃發易服,文明閹割,光是那些嘉定三屠、揚州十日、廣州大屠殺、濟南之屠等等,已經是駭人聽聞,一部震驚世界的血淚史了。

“王大人,革新變法,動的就是那些士大夫、豪強官紳的根本,他們又豈能讓你如願?你勇氣可嘉,但卻太想當然了些。”

傅山也是搖搖頭。

他長久在民間行醫,民生凋敝,百姓苦矣,大明是個什麼樣子,他自然比誰都清楚。

“大明本就積重難返,還不革新變法,因循守舊,隻能是死路一條。一個爛掉了的房子,還要那些個破瓦朽木有何用?那些個蛀蟲鼴鼠,隻有破壞,沒有建設,還真以為他們是救世濟民的良藥嗎?”

這個時候的王泰,對大明王朝,已經開始失去了信心。

官以財進,政以賄成,文官愛才,武官怕死,吏治腐敗、土地兼並、豪強宗室,如此局麵,不根除如何改變?

“大人,你究竟想要什麼?”

傅山看著眼前的王泰,暗自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