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太吉臉色灰暗,奄奄一息,濟爾哈朗、代善、豪格、多爾袞兄弟等人一起上前,各自垂淚。
“皇上,臣等到了!”
多爾袞和多鐸臉色難看,卻是垂頭不語,無論怎樣努力,卻擠不出眼淚。
“皇後,莊……妃,你們帶福……林……上來。”
黃太吉氣喘籲籲,說話已經是非常吃力。
等後妃姑侄和五歲的幼子福林上來跪下,哭哭啼啼,黃太吉眼神示意了一下濟爾哈朗。
他已經沒有精力,去顧及旁人的情緒了。
濟爾哈朗哆哆嗦嗦接過聖旨,顫聲讀了下去。
下麵跪著的眾臣子都是伏地,聽著濟爾哈朗的聲音在宮中回蕩。
“朕以涼德,承嗣丕基,五十年於茲矣。自立國以來,紀綱法度,用人行政,不能仰法太祖餘烈……太祖創垂基業,所關至重。元良儲嗣,不可久虛。朕九子福林,莊妃所生,岐嶷穎慧,克承宗祧,茲立為皇太子。即遵典製,持服二十七日,釋服即皇帝位。特命內大臣濟爾哈朗、代善、豪格、阿巴泰、多爾袞、多鐸為輔臣。伊等皆勳舊重臣,朕以腹心寄讬。其勉矢忠藎,保翊衝主,佐理政務……”
多爾袞暗自歎息一聲。
皇位,和他多爾袞是沒有關係了。
不過,福林繼位,也在他所料之中。
豪格這些人都是側妃所生,皇後和莊妃都是科爾沁蒙古部,姑侄倆人的骨血,自然要繼承大統。
要不然,強大的科爾沁蒙古部落,可就要和大清離心離德了。
“豪……格,輔佐好……你的九弟!朕的……苦心,希望你……能……明白!”
“汗阿瑪,兒子知道!”
豪格跪下,泣不成聲。
一口氣說了這麼多,黃太吉拍著豪格的肩膀,又看了一眼眼神閃爍的多爾袞兄弟,想說些什麼,卻眼前一黑,昏迷了過去。
“禦醫,快上來!”
滿室驚惶不已,多爾袞和多鐸兄弟對望一眼,嘴角都是微微上揚。
這個該死的黃太吉,終於要去見閻王了。
崇禎十五年四月,黃太吉在沈陽病死,由其子福林繼位,六位王公大臣輔政,改元順治。
黃太吉身死,沈陽哀聲一片,最先知道此事的,則是駐紮錦州的祖大壽。
“黃太吉啊黃太吉,你也有今天!”
祖大壽哈哈大笑,晃著一顆花白的腦袋,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他和黃太吉打了這麼多年,降而複叛,猛然心腹大患死去,著實讓他驚喜交加。
“大哥,你高興的太早了!你不要忘了,老大、老三他們,可還都在建奴的手上!”
祖大壽的弟弟祖大樂,看著自己的兄長,沒好氣地說道。
“兄弟,稍安勿躁。”
祖大壽哈哈一笑,坐了下來。
“你有沒有想過,建奴越是虛弱,咱們兄弟的分量就更重。你說,他們敢動老大和老三嗎?”
祖大壽的話,讓祖大樂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
“大哥說的是!黃太吉一死,咱們兄弟也能過一陣子舒坦日子,大好事啊!”
兄弟二人都是哈哈大笑,端起酒杯,碰了一下。
“大樂,你以我的名義,派人送上一份禮物去沈陽,祭祀一下黃太吉。”
祖大壽的話,讓祖大樂頻頻點頭,笑容滿麵。
“大哥,我這就去辦!”
“順便也寫一封奏折,發往京師,讓皇帝高興一下!”
祖大壽誌得意滿,又加了一句。
黃太吉雄才大略,他這樣一死,桃園三結義,看來是後會無期了。
消息傳到洪承疇耳朵裏,他也是驚喜交加,關外三軍振奮,報喜的奏折也是馬不停蹄,送往了京城。
黃太吉身死,京師沸騰,龍顏大悅,告慰太廟,大赦天下,君民共樂。
王泰是在宣武衛聽到黃太吉戰死的消息,他並沒有什麼驚訝,黃太吉之死,早在他的意料之中。
黃太
吉屢遣清軍入塞,所到之處,燒殺搶掠,海內白骨如山,流了多少孤兒寡母的血淚,多了無數漢人軍民的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