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臨別(2 / 3)

“左良玉、賀人龍這些驕兵悍將,跋扈恣睢,難以節製,留著他們,也不知道是福是禍?”

楊山鬆恨恨道,襄陽城戰,驚險萬分,一旦失陷,父親還不被那些言官們口誅筆伐,打入十八層地獄。而左良玉、賀人龍這些驕兵悍將,最多隻會被降級使用,無關痛癢。

“督師放心就是。沒有了左良玉,中原之地的匪患,也不會更糜爛。左良玉要是敢禍害百姓,下官絕不會袖手旁觀,也絕不會手下留情!”

想起左良玉在曆史上的劣跡,王泰不由得冷冷哼了一聲。

曆史上,若不是此君擁兵自重,作壁上觀,張獻忠何以能從容出川攻破襄陽? 楊嗣昌又何以能病死?

左良玉有幾分韜略和勇力,因剿滅流寇出名,但兵強馬壯之後,驕亢自恣,緩則養寇以貽憂,急則棄甲以致潰。王泰也是驚奇,左良玉屢次三番因跋扈難以節製,而使大軍潰敗,但卻始終沒有獲罪,未正刑章,實在是怪事一件。

“王泰,萬萬不可負氣用事!”

楊嗣昌的麵孔,陡然凝重了起來。

“左良玉跋扈自恣,難以節製,但他隻要沒反,就不能痛下殺手。你要知道,誅殺總兵,這可是朝廷大忌!”

他看著王泰,目光炯炯。

“王泰,老夫曾九次發檄文於左良玉,其都不聽號令。老夫自會向聖上稟明,朝廷自有公斷,你切不可魯莽從事!”

王泰無奈,趕緊點了點頭。

曆史上,張獻忠攻克襄陽,楊嗣昌病死,左良玉不過是削職戴罪立功,屁事沒有。

“王泰,早知道,老夫就奏明聖上,把這“平賊將軍”授予你了,也省得這些事端。”

楊嗣昌輕聲說道,言語中不勝唏噓。

“督師,王大人如今已經是一省巡撫,也就不需要這“平賊將軍”的稱謂了。這次獻賊授首,曹賊殞命,聖上必然龍顏大悅。咱們還是斟酌一下,如何上奏吧。”

宋一鶴的話,讓楊嗣昌讚賞地點了點頭。

王泰殺了張獻忠和羅汝才,全殲了獻賊和曹賊精銳,名動天下,一個“平賊將軍”,對王泰來說,可有可無。不過這樣一來,王泰的巡撫之位,算是坐穩了。

“高平仲精明強幹,在河南攘除凶患,勞苦功高,本以為聖上會讓他來當這個河南巡撫,想不到聖上卻選了你王泰。”

楊嗣昌煞白的臉上浮起一絲笑容。

“不過,聖上果然是高屋建瓴,有識人之先見。若不是選你,曹賊怎會授首? 獻賊又怎麼能橫死?”

王泰心裏一驚。高平仲就是河南按察使高名衡,自己和他合作的倒是愉快,曆史上高名衡也是在李仙風削職後,擔任的河南巡撫。明史記載是他和巡按禦史嚴雲京共謀,和李自成你爭我搶,共同掘了黃河大堤,也不知是真是假。

不過,高名衡卸任後,回歸鄉裏,清軍入侵,高名衡和妻子自殺殉國,算得上忠孝兩全。

“宋大人,你和王泰商議一下,馬上寫奏折,向聖上奏明襄陽戰況,讓他也高興一下。”

想起君王對他督師剿匪的殷殷期待,楊嗣昌叮囑起了宋一鶴。

“宋大人,下官前來襄陽,適逢其會,乃是奉督師之命。這一點,宋大人一定要在奏章中闡明。”

王泰輕聲說道,言辭懇切。

崇禎對楊嗣昌,可謂是君臣相知。要是楊嗣昌能夠回歸中樞,黃太吉、多爾袞想挺進中原,無異於難度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