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發問,陳新甲作為新任的兵部尚書,自然是責無旁貸,立刻站了出來。
“陛下,河南距離四川最近,李自成又在豫西起事,何不令河南巡撫李仙風派發官軍,剿滅李自成、張獻忠部?”
“陛下,臣附議陳尚書所言。”
“陛下,臣也附議陳尚書。”
陳新甲說完,都察院右僉都禦史範誌完、兵科給事中光時享立刻站了出來,上前肅拜。
“李仙風?”
崇禎看了一眼陳新甲、範誌完等人,冷笑了一聲。
“自李仙風巡撫河南,河南的局勢越來越糟,持續惡化,以至於鄉宦橫行,百姓水深火熱,李自成能一呼百應,李仙風真是功不可沒呀。”
崇禎的冷嘲熱諷聽在耳中,陳新甲倒是沒有什麼,範誌完和光時享則是臉色尷尬,光時享退了回去,範誌完則是不屈不撓,繼續上奏。
“陛下,李仙風巡撫河南僅僅兩年有餘,河南局勢積重難返,非一日之寒。河南連年大旱,蝗災不斷,此乃天災,非人力所及。陛下詳查。”
“如你所說,李仙風是無罪無咎了。”
崇禎看著範誌完,麵色陰冷至極。
“王泰入主河南都司,比李仙風晚了一年,一年多下來,他墾荒屯田二十餘萬頃,賑民數十萬,向朝廷貢銀200餘萬兩。除了向朝廷要銀子,李仙風做了什麼?”
崇禎話裏的冷意,卻讓範誌完毫不退縮,反而鬥誌昂揚,有些越挫越勇的味道。
“陛下,王泰入主河南都司,囂張跋扈,肆意妄為,虐殺朝廷官員,屠殺當地善民,公然挑釁宗室,罪大惡極,陛下宜追王鬆泰之罪責,下獄勘審,以慰天下士民之心。”
範誌完的聲音在大殿中回響,朝堂上的大臣麵色各異,心思不一。
自王泰入主河南都司,雷厲風行,彈劾他的折子,就從來沒有停止過。範誌完的話聽起來義正言辭,看似為國為民,實則欲置王泰於死地,並從中……
明代言官由都察院禦史和六科給事中組成,品秩不高,但政治地位極為突出。言官位低權重,規諫皇帝、左右言路、彈劾百官、按察地方等,從皇帝到百官、從國家大事到百姓生活,都在言官監察和言事範圍之內。
基於此,朝廷對言官的道德品性及政治素質要求苛嚴異常,一是“必國而忘家,忠而忘身”;二是正派剛直,介直敢言;三是學識突出,既通曉朝廷政務,又能博涉古今。除此之外,還須具備一定的仕途經曆,曆練穩重。
但到了崇禎朝,黨爭不斷,言官陷入黨派之爭,暢所欲言,毫無節操,致使朝政更加混亂。
就像這範誌完,都察院禦史,他在朝堂上攻擊王泰,聽起來正義凜然,讓人難以決斷。
範誌完說完,肅然而立,麵不改色。
首輔範複粹年過六旬,垂垂老矣,看到崇禎臉色鐵青,趕緊走了出來。
“陛下,楊督師屢上奏折,他可有合適的人選,不妨讓群臣斟酌。”
戶部尚書李侍問也趕緊上前奏道:
“陛下,中原戰火方熾,流寇猖獗,剿賊刻不容緩,還是盡快委派得力官員前往中原,以應賊變!”
天子冷眼相待,範誌完無可奈何,訕訕退回了列班。
“兩位卿家所言,正合朕意。”
崇禎微微點了點頭,眼光掃到李侍問和範複粹身上,顏色緩和了一些。
“李尚書,範卿,關於鑄造新幣一事,戶部和閣部可有了合議?”
李侍問和範複粹對望了一眼,李侍問上前肅拜道:“陛下,鑄造新幣,雖是善政,然則風險亦大,宜擇一省之地行之,然後徐徐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