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國事(2 / 3)

崇禎的話語裏,滿滿的都是疲憊。

“王泰,上次你來的奏折中,說到貨幣改革一事,朕想聽聽你的想法。”

王泰正要說話,崇禎話頭一轉,直接說到了麵聖的根本問題上。

銀子,朝廷之根本,庶政之良藥。

若是有足夠的庫銀,軍中不會缺餉,各地的軍變民變就不會發生,流寇也就形成不了氣候,朝廷又何必征收剿餉練餉,以至於民怨沸騰。

“陛下,容臣慢慢道來。”

王泰悄悄擦去額頭的汗水,定了定心神,開始說了起來。

“陛下,自萬曆皇帝中頁以來,海外白銀流入大肆減少,銷往海外的商業停滯不前,糧食價格上漲,非糧食產品如絲綢、茶葉、瓷器等價格下跌,朝廷的稅賦收入自然大幅度減少,但朝廷支出卻由於天災、軍事無法削減。形勢所迫,民間開始大量窖藏白銀,以備不時之需,從而使得市麵上流通的銀子越來越少,銀子也越來越值錢。”

崇禎點了點頭,眼中露出幾分讚賞之色。

王泰說的沒錯。別的不說,就是那些王公大臣,誰家裏不是藏有數萬兩銀子。

“王泰,朝廷府庫空虛,邊軍、各地官府都是催餉,就是遼東戰事所需,已是花費浩大,朝廷難以承擔。”

談到國事,崇禎又是眉頭緊皺。

洪承疇經略遼東,隻是這大半年時間裏,所需餉銀已經超過200萬兩,軍糧70多萬石,再加上各色軍器、盔甲、弓箭等項,朝廷在遼東的各項費用,已經是400萬兩以上。

崇禎朝內憂外患,連年戰亂,天災人禍,國庫年收入不足400萬兩白銀,僅是遼東一地的戰事,已經讓大明王朝不堪重負。

這也就難怪崇禎整日裏焦頭爛額,憂心忡忡了。

“王泰,你有好的解決辦法嗎?”

崇禎拿起了桌上的銀元,似有所思。

“陛下,銀子鑄成銀元……”

王泰欲言又止,崇禎點了點頭,放下了手上的銀元。

“王泰,你要知道,鑄造你這個銀元,需要大量銀子。如今國庫空虛,戶部沒有銀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崇禎的表情看在眼裏,王泰自然明白。崇禎這個窮皇帝,也當的太難了些。

“陛下,隻需鑄造少量銀元,再用銅鑄造另外一種銅元,銀元可換銅元……”

“你的意思是……”

崇禎怦然心動,瞬間明白了王泰的意思。

“陛下,銀元銀六鉛四,一塊銀元換一兩銀子;銅元銅六鉛四,分為六種規格,與銀元以二、五、十、二十、五十、一百兌換,總計銀一銅六。”

王泰觀察著崇禎的臉色,小心翼翼解釋。

“陛下,一兩銀子賺四成,100萬銀元可賺40萬兩銀子,銅元亦是如此,鑄錢之利,盡為朝廷所得,地方官府也難以成色、火耗欺上瞞下。”

崇禎微微點了點頭,眼裏露出讚賞之色。

鑄錢之利,曆朝曆代皆是有之,但沒有一朝,如大明這般以銀為本位,依賴如此。王泰此舉,可令朝廷得到鑄錢四成之利,地方官府沒有火耗借口盤剝百姓,而且朝廷可以擺脫對白銀的依賴,重回銅本製度。

“王泰,你果然有些才華!”

崇禎沉吟了一下,卻又微微搖了搖頭。

“此事關乎國本,和天下百姓生計息息相關,絕不能貿然從事,朕還要召集大臣,仔細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