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正統以後,衛所衰敗。衛所軍官占奪屯田,任意役使衛所軍士,很多軍士被迫為權貴種地,淪為佃戶。軍士們病無醫藥,死無棺斂,大量逃亡,而衛所軍官則引以為利,大肆貪汙缺額月糧,以至於衛所軍力孱弱不堪,明帝國的軍事力量被極大削弱,到了戰時,衛所軍屢戰屢敗,也漸漸被募兵製所代替。
遠的不說,崇禎帝八年三月,流寇陷商丘大堤,衛所軍死者萬人,流寇之所以能縱橫中原,除了地方官軍無能,衛所軍戰力之孱弱,也是主因之一。
衛所軍雖然為募兵製所代替,衛所雖已經敗壞,但衛所的軍戶還在,他們的家眷也在。十幾萬衛所軍士,再加上他們的家眷,三四十萬人,並不是一個小的數量。
他們想要吃飽飯,就得有朝廷的革新,有人來清屯,有人來管他們這些軍戶。不然,他們那裏還有希望。
新的都司指揮使上任,也許能帶給他們希望。
大門口、圍牆邊,背著火銃的衛兵目不斜視,刺刀雪亮,圍觀的人們看的清楚,無一人敢翻進牆內。
“這是什麼?”
張豫亮臉色發青,分開人群,來到較場大門前,隻見幾塊豎起的木牌前,黑筆紅紙寫著醒目的告示,有人正在一塊木牌前大聲讀著:
“河南都司宣武衛募兵充衛,人數五千人,所募衛士,年齡在十八到三十歲之間,家世清白、身高五尺六寸以上,無殘疾,會騎射、衛所軍戶優先、有勇力者優先,考核訓練後,每月餉銀二兩……”
張豫亮一陣心跳,這不是募兵的告示嗎?
不過,這募兵針對的,好像不止衛所的軍士,還有普通的百姓。
震驚之餘,張豫亮又被旁邊木牌上的告示給吸引了過去。
“河南都司宣武衛募民墾荒,衛所提供耕牛種子,其收獲各占五成;用私牛的,官四民六,衛所提供水源……”
張豫亮心裏劇烈哆嗦起來,他已經年過四十,從軍肯定沒戲。如果衛所可以提供水源,他倒可以試一下,看看種田如何。
反正在這河南地麵上,他也隻是淪為他人的佃戶,溫飽線上掙紮而已。
向著通告上指定的衙署方向而去,沿途到處都是募兵募民的告示,到了衙署前的廣場上,他才發現,這裏已經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鄉親們,本官是宣武衛指揮同知,大家有什麼話,一個個來,不能擁擠,更不能起哄,違者登記在冊,永不錄用!”
麵對人頭攢動的百姓和軍戶,董有為親自出馬,語氣溫和,卻也是威嚴肅穆。
自募民募兵告示貼出去以後,這麼多的百姓軍戶前來,可得控製住了局麵。
不過,他也是惴惴不安,額頭冒汗。這麼多的人,到時候糧食和軍餉,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
“將軍,募民墾荒,各得一半,沒有苛捐雜稅,這事是真是假?”
人群安靜了下來,張豫亮輕輕分開人群上去,首先開了口。
“大家都聽好了,這是河南都司下的公文,有王大人的親筆,以及都司的大印,千真萬確,都司提供耕牛和種子,都司和百姓各得一半,無任何其它稅賦,更無攤派!”
董有為的話,讓下麵的百姓一下子激動了起來,張豫亮趕緊安撫百姓,大聲繼續問道:
“將軍,如果自己提供耕牛,怎麼分成?”
“百姓自己有耕牛,都司和百姓四六分成,依然無稅賦和攤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