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抉擇(2 / 3)

“王壯士,刺槍術不錯,不過,這樣走過來走過去,真的有用嗎?”

看著訓練場上的壯丁們,宋學朱眉頭緊皺。張元平和王國平這樣子練兵,他們能對付得了凶狠的韃子嗎?

“大人,軍中最重紀律,即便和韃子是2換1,3換1,我大明也是獲勝的一方。”

張元平並沒有正麵回答宋學朱的問題。當初王泰練兵時,他也是如宋學朱這般,最後的結果,不言而明。

清軍有多少人,大明有多少人,守衛濟南城,明軍可以損失成千上萬,清軍能忍受這麼大的傷亡嗎?

“王壯士,這些個新兵,能上戰場嗎?”

宋學朱眉頭一皺,想到了日後。畢竟,回朝以後,他這個巡按禦史,還要向君王稟報。

“各位大人,新兵現在還上不了戰場,不過三個月以後,帶他們打上幾仗,就是真正的老兵了。韃子下一次來,可就沒有這麼容易離開!”

王國平的話,仿佛是一顆定心丸,一眾官員都是連連點頭,宋學朱臉色也舒展了開來。

“秦兵軍紀森嚴,訓練有素,更加火器犀利,士卒輕生赴死,放眼我整個大明,恐怕也沒有這樣的精銳了!”

濟南兵備道周之訓,由衷發出了感慨。

“若是我大明有如此雄兵十萬,何懼東虜小兒?”

“軍中尚武之氣缺失,韃子糜爛遼東,恐怕不可避免!”

眾人都是點頭稱讚。城頭上的血戰,他們是看在眼裏。秦兵和韃子對抗,完全不落下風。可惜人數太少,要不然,韃子不可能如此囂張。

“王壯士,這麼說來,這些新兵還上不了戰場?”

有官員臉色煞白,眉頭緊皺,似乎仍然心有餘悸。

“韃子肆虐濟南府,不如讓新兵出擊,解救百姓,報效君王?”

張秉文忽然開口,不知真是擔心百姓,還是擔心山東一片狼藉、君王降罪?

守城戰慘烈異常,秦兵損失不一半左右不說,就連源源不斷補給的新兵,也是損失了三四千人。

秦兵死傷慘重,人數太少,恐怕上不了戰場。這些新兵,要是不能派上用場,誰也不知道,韃子還要在山東和京師禍害多久,百姓還要遭受怎樣的苦難?

“大人,新兵上戰場,無異於讓他們去自殺,還是算了吧。”

王國平還沒有說話,張元平已經否決了張秉文的提議。

“大人,張元平說的是。新兵,尤其是長槍兵、火銃兵,雖然能上戰場,但是若沒有騎兵、炮兵這些需要長時間訓練和實戰的兵種的遮護和配合,沒有實戰經驗,上戰場和韃子血拚,得不償失啊。”

“況且,新兵出城一旦戰敗,濟南城誰來堅守?城中的藩王百姓誰來保護?”

王國平按照王泰平日裏經常說的,一套一套的,周圍的官員都是點頭稱是。

“王國平言之有理,三秦義士高大威猛,三秦義士,果然是國之利刃! ”

濟南兵備道周之訓看到王國平威風凜凜,由衷地讚道。

“王壯士,如果你願意留下來,和張元平來個雙劍合璧,保山東一方平安,本官保你個官身!”

山東布政使張秉文也是連連點頭,對王國平讚賞有加。

“各位大人,小人這點貨色,都是我家公子教出來的。諸位大人要留,也要留我家公子,而不是小人。”

張秉文和宋學朱相對一眼,都是嘿嘿一笑,和張元平、王國平二人寒暄了幾句,紛紛離開。

“怎麼提到我家公子,這些人都不吭氣了?”

王國平看著宋學朱等人離開的方向,一頭霧水。

“還不是因為王泰自甘墮落,攀附閹黨! 這幾人都是士大夫,怎麼會為王泰出頭?”

張元平官宦子弟,自然比王國平看的通透。

要不是看在王泰率軍來援,血戰連連,保住了濟南城的麵子上,就王泰投身高起潛這一件事情,還不知道這些士大夫們,要對他怎樣的口誅筆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