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心知肚明,此事要突出上官,尤其是王泰,考慮到曆史上孫傳庭負氣要強,和崇禎鬧翻被下獄之事,更是要將功勞歸於孫傳庭,為他消災免難。
至於自己的功勞,隻要孫傳廷沒事,官運亨通,一切都會水到渠成。
何況,他還拉上了一個高起潛。
朝中有人好做官的道理,明明白白就在於兩個字“機會”,沒有機會,再大的本事也是扯淡。
“此事二位將軍不必費心!”
宋學朱斷然道:“本官這就上奏朝廷,留你二人與部下守城。一旦東虜退去,二位將軍可以自歸高公公或孫撫台麾下。二位將軍以為如何?”
王泰暗暗苦笑,這位宋巡按,還真是個性耿直。要知道,高起潛還在這裏,他舉薦自己,絲毫不顧高起潛的麵子,可謂是孤且直了。
“各位大人,孫撫台不在,我秦兵如今受高公公節製,救濟南城,也是他的軍令,能不能留下來守城,還要看高公公的意思。”
張秉文和宋學朱都是一愣,二人四目相對,沒有言語,桌子上一時安靜下來。
前有張名世父子說秦兵是他們招來,讓他們為王泰遮掩,現在王泰說是受了高起潛軍令前來,卻不知是真是假。
“賢侄,此事可是當真?”
張名世也是被弄的雲裏霧裏,不解王泰的用意。
“叔父,此事千真萬確,孫將軍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不信你問他。”
孫枝秀也趕緊道:“各位大人,確實如此! 我等來援是真,路遇高公公,高公公一路指揮調度,這也是確有其事。你們想想,韃子大軍圍城,要不是高公公,我軍如何敢破敵入城,如何能破軍入城?”
宋學朱點了點頭。確實如孫枝秀所說,要不是高起潛同意,王泰怎能率軍入城,他就不怕得罪高起潛?
“既然如此,咱們明日再探望一下高公公,和他商量一下,看如何守城,如何向陛下奏明濟南府的戰事。”
張秉文開口,宋學朱也是無奈點頭。雖然橫插進來個高起潛,不過濟南城的圍城之難暫時解決,眾人也對高起潛,沒有了那麼大的成見。
“多謝各位大人,這幾日,在下一定會盡力守城,不讓各位大人費心。”
王泰看眾人對高起潛不再抱有敵意和成見,終於放下心來。
不過,看宋學朱愁眉苦臉的樣子,王泰和孫枝秀相對一眼,都是轉過頭去。
這些個士大夫清流,個人節操沒得說,但如此負氣、如此孤且直,在處理國家大事麵前,似乎太不理智。
難道說,國家大事、朝廷大計,還比不上他們一時的委屈?
王泰和孫枝秀對望了一眼,孫枝秀猶豫道:“大人,兄弟們千裏迢迢而來,公心一片,有道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餉銀和糧草……”
宋學朱和張秉文對望了一眼,神情中都有幾分難色。
“不瞞兩位將軍,糧草倒是無憂,隻是這餉銀,府庫已是空空如也。如今看來,也隻有向城中的豪右官紳化緣了。”
王泰心中一沉,不由自主想起了曆史上劉宗敏北京城“銬髒助餉”來。
這些皇親國戚、達官貴人、豪右官紳要是能心懷天下,崇禎也不用煤山自縊了。
事到如今,也沒有辦法,已經上了賊船,再脫身也不容易了。
“大人,老夫願捐紋銀五千兩,作為秦軍的傷殘撫恤。”
張名世在一旁,忽然開口。
眾人都是一驚,王泰也不禁動容。
“叔父,你這是……”
“你要是不來,叔父一家連命都沒了,還要這些銀子作甚?這是叔父的一點心意,千萬得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