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世輔一愣,隨即回答了起來。
“訓練一個合格的弓箭手,大概需要2~3年時間。至於有效射程,騎射大概在50步左右,如果是步弓,應該在60~70步左右。”
“文兄,一個弓箭手,需要2~3年的時間,我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訓練他們。”
王泰微微一笑,說話也是清風細雨。
“訓練火銃兵,兩個月就成。要練成弓箭手……。東虜自小練習弓馬,咱們練的再好,能勝過東虜嗎? ”
火器代替舊式兵器,這是曆史的前進,他不可能反其道而行之,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公子,隻要訓練好了弓箭手,再披上鐵甲,東虜就那麼點人,還不是照樣殺他個屁滾尿流!”
王二還是不死心,在一旁嘟嘟囔囔。
“和東虜拚射箭,你是不是腦子進水了?”
王泰瞪著王二,對他的愚昧和不開竅表示憤怒。
“再說了,戰爭就有死傷。弓箭手要是打光了,難到我再花幾年功夫去訓練弓箭手? 不能因為火銃不好用就放棄,隻要勤加練習,熟能生巧,火銃使用就會簡單!”
王二臉色通紅,再也不敢吭聲,退了回去。
其實王二這種想法,不但在鄉兵中普遍存在,即便是在大明各個官軍中,不喜歡火銃也是相當流行,官兵更喜歡刀槍弓箭。
原因當然很簡單,一是訓練有素,才能使用火銃。但以大明官軍的腐朽,想要實現這一點,恐怕比登天還難。
第二點就是隨著克扣和貪汙,使得火器製造的經費大大折扣,以至於生產出來的火銃質量粗劣,經常發生炸膛等故障,使得官兵的選擇更加容易使用的刀槍弓箭。
這就和後世的島國一樣,因為資源的缺乏,始終對衝鋒槍和機槍這種連珠發射、消耗彈藥快的更好的武器缺乏熱情。歸根結底,還是財政上的掣肘。
“這火銃,是大勢所趨,誰也不能質疑!”
王泰臉色凝重,加重了口氣。
“火銃的殺傷射程,一般都在七八十步,和弓箭手相比,射程和訓練上有天然的優勢。鄉兵以後都要用火銃、火炮,長槍兵和弓箭手,都會被淘汰!”
還有一些優點,王泰並沒有說明。比如火銃可以連續射擊,弓箭還要受下雨等天氣影響。
他並不用完全說明,隻需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付諸實施即可。
“處之,你要換掉長槍兵,還是要慎之!”
文世輔的臉色,一下子凝重了起來。
“萬曆年間,薩爾滸之戰,我朝大軍損失超四萬,丟失的火銃火炮即在兩萬以上。這已經證明了,我大明官軍過度依賴火器,並非明智之選。若是能有一部分弓弩手和長槍手,或許不至於如此慘敗,國本動搖。”
薩爾滸之戰,明軍共損失兵力約45800餘人,戰死將領300餘人,喪失騾馬28000餘匹,損失火器20000餘支,可謂是功敗垂成,元氣大傷。
後金憑借此大勝,奪取了遼東戰場的主動權。而明軍遭此慘敗,開始陷入被動,隨後數年,遼陽、沈陽、廣寧等重鎮相繼失守,明朝退守遼西,完全陷入被動。明朝方麵自此由進攻轉為防禦,後金方麵由防禦轉為進攻。明朝最後失去大部份遼東領土,山海關以外僅餘少部份土地如錦州、寧遠、杏山、塔山等地。
“文兄,我不同意你的看法!”
王泰搖了搖頭,斷然否決了文世輔的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