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黯淡的油性、混合性膚質。
噴霧化妝水
天然活泉水等噴霧型化妝水,所含的礦物質成分,主要起鎮靜、舒緩作用。
搭配含油脂的護膚品使用,延緩水分散失的時間。
適合容易幹燥、缺水的膚質。
質地較濃稠,如精華液般,成分上添加保濕劑及玻尿酸等抗老化成分。
適合夜間潔麵後使用,集中修複受損肌膚。
適合熟齡肌膚,敏感性肌膚慎用。
二、乳液、麵箱
乳液主要具有四個方麵的護膚功效:去汙、補充水分、補充養分、鎖水。乳液可以代替潔麵產品清除臉部汙垢。由於乳液中含有10%~80%的水分,可以給皮膚補充水分。乳液中含有少量油分,當皮膚幹燥、緊繃時,可以起到滋潤、柔膚的護理功效,並能防止水分流失。
乳液的使用方法
乳液和防曬霜按1:2的比例混合,能提高保濕力,促進滲透;在化妝水中加少量乳液調勻,能提高持久滋潤的效果。
肌膚黯黃、粗糙時,可用乳液來做溫和去角質的護理。先用熱蒸汽讓毛孔充分張開,取適量乳液,用手指由內向外打圈按摩,然後用熱毛巾敷臉20秒加溫。最後用毛巾輕拭,去除多餘角質。
乳液中含有的適度油分,可以卸除同樣是以油分為主的日常彩妝,肌膚脆弱敏感時更適合,可以減少卸妝產品帶給肌膚的刺激。
由於護理不及時而導致肌膚幹燥,可以將乳液擠在化妝棉上,再加些化妝水調勻,敷在容易幹燥的部位,這種“乳液濕布麵膜”,密閉效果滋潤滲透到肌膚。
乳液與麵霜的特點
乳液
乳液除了含有和麵霜一樣的成分外,最大的特點就是含水量高,乳液的含水量比乳霜的含水量多一兩倍,能迅速地為皮膚補充水分,還能形成一層滋潤的皮脂膜來防止水分的流失,而這種“鎖水功能”是乳液最重要的功效之一。乳液的質地比麵霜感覺會更清爽一些,比較適合夏季或偏油性的皮膚使用。
麵霜
麵霜質地比乳液要厚一些,保濕效果也比乳液更好。比較適合幹燥季節和中性、幹性皮膚。
乳液的使用要點
先塗眼周,之後是兩頰、嘴角兩側、上下頜等,這些部位塗完之後再塗全臉,這樣這些幹燥的部位就得到了雙重的滋潤。
塗抹乳液要加上按摩的動作,才更有利於皮膚的吸收。按摩要從臉的中央部位向外做輕輕的按摩推開,直至被皮膚完全吸收。
乳液一般適合幹性膚質,但如果注明“清爽型”的話,表示其含油量會少一些,混合性或偏油性的膚質也可以使用。
一般乳液的用量不超過化妝水,但如果感到肌膚非常疲倦或黯沉時,可以加大用量,按乳液、化妝水、乳液的順序重複塗抹。
即使塗了高保濕化妝水,也隻是起到暫時滋潤作用,水分無法保留在肌肢內,再塗一層乳液,才能把水分“儲存”起來。
三、晚霜
晚霜的選用要點
年輕的肌膚新陳代謝旺盛,沒有必要使用晚霜;而如果肌膚表現出缺水、黯沉、老化、新陳代謝速度減緩,就要在肌膚吸收能力最好的晚間時段,給予滋養。如果肌膚狀態比較健康,就可不使用含有營養成分比較多的晚霜,否則肌膚吸收不了營養反而會出現堵塞毛孔等問題。
晚霜的塗抹手法
為了使晚霜發揮更好的功效,就要促進肌膚更好地吸收晚霜的成分。所以加入更多的按摩手法是必要的;也可用“按壓”的方式塗抹,以免產生小細紋。
美容液基本塗法
美容液也叫精華液,一般不含油分,置於手中雖有黏稠感,但擦到臉上後卻感覺十分清爽,適用於各種肌膚,具有較好的保濕能力,可以補充營養成分並修護各種肌膚問題。與化妝水相比,前者的功效相對專一,質地輕薄,主要是為了清潔皮膚,補充水分;美容液稍黏稠,介於調理和修護之間,有著更多的護膚效果,是後續保養的重要環節,美容效果更明顯。
—上提嘴角使唇紋舒展,將兩片蘸滿卸妝液的化妝棉疊起,輕抹嘴唇。
使用特點
針對成熟肌膚而設計,一般含有多種精華成分,所以價格不菲,除了應有的保濕功效之夕卜,還會搭配重要的抗老化成分,一般提倡與同係列的抗老化產品一同使用,以發揮最大功效。
平時累積在皮肢表麵的老舊角質多達20?25層,倘若不理會它,不僅會使肌膚看來黯沉無光,更會阻礙保養品的滲透和吸收。因此,在日常保養程序中加入去角質功效的美容液是有必要的,這個動作能立即清除掉5層老廢角質,於是後續的保養成分便能順利被吸收,皮膚也不會感覺到黏膩。
角質層最需要的是大量保濕,因此,絕大多數的美容液都屬於高效保濕型,這類產品大多是以添加優異保濕成分或是運用特殊載體,來有效延長保濕時間,製造水潤潤的肌膚觸感。
適合油性肌膚使用,能帶給肌膚清爽滋潤,少量吸油粉末,能提升控油效果。
美容液不像美白爽膚水那樣隻作用在角質層,無法深入基底層去對抗黑色素生成的根調理膚質源,而是可以預先將皮膚調理為偏酸性,讓許多適合酸性環境的美白成分如維生素C、曲酸等成分更好地發揮作用,多了這道程序,可以讓後續的美白產品發揮更大的功效。
五、麵膜
麵膜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利用麵膜覆蓋在臉部的短暫時間,暫時將麵部隔離外界的空氣與汙染,提高肌膚溫度,皮膚的毛孔迅速擴張,促進汗腺分泌與新陳代謝,使肌膚的含氧量上升,有利於肌膚排除表皮細胞新陳代謝的產物和累積的油脂類物質,麵膜中的水分滲入肌膚表皮的角質層,皮膚會變得柔軟,富有彈性,變得自然光亮,呈現紅潤好氣色。
敷麵膜的基本方法
—塗麵膜的順序,由於臉部肌膚各處的溫度不同,為了讓麵膜幹燥的時間一致,所以塗麵膜的順序應該是下頜、臉頰、額頭、鼻子。除眼膜或針對局部消炎的麵膜外,敷臉時要盡量避開易敏感的眼周及發炎部位。
—敷約15分鍾後,如果是撕拉式麵膜,用手指輕觸若不覺黏手,即可從薄膜邊緣開始,自下而上緩慢揭去。麵膜幹燥後會促使皮膚緊縮,出現皺紋,所以麵膜變幹前要及時清除,不要長時間停留在皮膚上或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