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0章 學會與嶽父母搞好關係(1 / 2)

女婿與嶽父嶽母的關係融洽和諧與否,除了與家庭環境、個人修養或利益有關,最主要的還是人性和社會性。老年人閱曆廣、經驗多,具有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所以在家庭問題上,女婿應多盡量多和老年人商量,征求他們的看法和意見,向嶽父、嶽母請教,這樣既對自己有益,也能使老人感到安慰。

反之,如果不理睬老人,嫌老人辦事囉嗦,就會使老人覺得被疏遠和冷落,從而影響與嶽父、嶽母的親密關係,甚至產生隔閡,給家庭帶來不愉快的氣氛。

認識女婿與嶽父嶽母的關係

在幾對非血緣關係中,女婿與嶽父母的關係應該是最融洽的了,可以親密無間。從古至今,持正麵觀點的恐怕要占上風,可以說嶽父母對女婿要比對自己的兒子還要好,還要疼愛有加。從女婿的角度來說,不管是出於怕老婆的原因還是怕嶽父家鄉的人說閑話的原因,女婿都應該在嶽父母跟前表現的彬彬有禮、勤快、順從,其實這跟中國的家庭傳統教育有關,說到底是個麵子問題。

人類是從氏族社會逐步演化過來的,人以群分是社會的基本形態,族群之間的交往展示的是實力和形象,今天的現代社會也是如此,良好的教育和個人形象是贏得機會和尊重的重要條件。所以男方的家族聲望和榮譽等外在的形象是女方擇偶的重要考慮因素,如此一來,女婿的表現實際上代表的不單是個人的形象,而是整個家庭、家族的聲望和麵子,何況經營好愛情和家庭也有必要維護好與嶽父母一家的關係,還能從中得到不少的來自嶽父母的各方麵的幫助,使自己在人生的可持續道路上增加了很多資源。

更何況在過去中國城市化程度還很低的時代,由於距離和交通的原因,女婿能與嶽父母見麵的機會還很有限,利用機會充分表現和展示自己是非常必要的,多做些事也累不到哪兒去。

從嶽父母的角度來說,雖然現在婦女的社會地位提高了,但中國社會卻是一個被男尊女卑思想禁錮幾千年的社會,生下女孩對父母來說,多少是一見令人鬱悶的事,特別是那些沒有男孩的家庭,做父母的心理壓力是巨大的,這種壓力一直要持續到女兒出嫁或更久。

先是擔心找不到稱心的女婿,女兒出嫁後又擔心女兒在婆家受委屈或日子過得不好。找到自己和女兒都滿意的女婿後,排除對女婿的才學、人格等方麵的欣賞外,一方麵,相當於自己身邊多了一個兒子,多了一個老了可以依靠的人,尤其是那些沒有兒子的家庭,有了女婿就等於多了一個關鍵時候可以幫自己的勞動力,所以要對女婿好;另一方麵,女兒出嫁後,就等於把女兒交給了一個以前與自己不相幹的男人了,女兒一生的幸福都指著這個男人了,希望女婿能像自己一樣疼愛、保護她,讓她幸福。其實這是有很大風險的,為了女兒的幸福,必須得籠絡女婿的感情,不斷用自己超出親家公和親家母的愛心去感化女婿,使女婿感到有濃濃的親情和有關愛,從而達到讓女兒從女婿那兒獲得更多愛的目的。

不論出於何種原因,一對男女的婚姻出現了問題,最擔心的還是女方的父母,如果女兒與女婿吵架或鬧離婚而回到父母家,父母的思想壓力同樣是很大的,這個時候,擺在麵前的是兩個問題,一個是女兒的幸福問題;一個是自家的麵子問題,兩個問題同樣重要。

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父母往往都自覺地先從女兒身上找原因,而不願意先把責任往女婿身上推。因為處理不當,不但女兒的幸福有危險,自己家的聲望、榮譽、家教等都要受到社會的質疑甚至遭到損害,自己在社會上的形象就得打折扣。

由此看來,女婿與嶽父母的關係表麵上是最為和諧的和易處的,是因為關係的雙方都有著趨善的願望,自古以來也流傳下許多佳話,但從人性的角度來分析,男尊女卑的觀念、“麵子文化”的積澱和人們內心的微妙是值得品味的。

增進與嶽父嶽母關係的方法

許多人都有一樣的苦惱。父母與女婿之間卻越來越難以溝通。做父母的往往並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裏。改善女婿與嶽父嶽母的關係可試用以下幾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