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要避免言辭激烈,以免傷害對方感情。總之,對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應采取不細究、不計較的態度。要對己嚴,待人寬,謙和忍讓,豁達大度。
(3)言行一致、身體力行
要想小姑子聽你的,信任你,你必須言行一致,要起表率作用,即要求小姑子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要求小姑子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隻說不做或說的與做的背道而馳,是不可能在小姑子麵前有影響力和威信的。而言行一致,身體力行,就能產生巨大的榜樣力量,令小姑子信服。
(4)把小姑當成親妹妹
有些嫂子把小姑子看成一個包袱,把她當成爭奪公公婆婆財產的“眼中釘”,對她往往不冷不熱。看到婆婆對小姑子好,就生忌妒,心懷不滿。媳婦應該明白,小姑子和婆婆本是母女倆,婆婆對女兒好在情理之中,媳婦應能理解。不要因為小姑子不是自己的親妹妹,就對她漠不關心。隻有把小姑子當成親妹妹,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樣才會有家庭的和睦和幸福。
把握姑姑敬待嫂子的要訣
作為小姑子要盡量對嫂嫂做到以下兩點:
(1)寬容大度
小姑子自幼生長在這個家庭,對家庭的生活模式是適應的,她的性格和習慣一般都能為家庭的其他成員所理解和諒解。
因此,相對於嫂嫂來說,小姑子是生活在一個熟悉、友善、“左右逢源”的家庭中;而嫂嫂卻不同,她是家庭新人,其他成員同她既沒有血緣聯係,又對她的性格和思想沒有深入了解,她自己也對婆家生活模式在短時期內無法適應。因此,對於小姑子來說,嫂嫂是生活在一個陌生的“礙手礙腳”的家庭。
正因為如此,做小姑子的就應該理解嫂嫂的處境和心境,不僅要以禮相待,而且要對嫂嫂的缺點和過失采取寬容的態度,並熱心幫助嫂嫂熟悉適應婆家的生活,盡力讓家中的其他成員了解嫂嫂,也讓嫂嫂了解家庭中的其他成員。
(2)搭建橋梁
小姑子應主動搭建婆媳友好關係的橋梁,在溝通、融洽婆媳關係中作出重大貢獻。
嫂嫂不了解母親的性格和生活習慣,小姑子理應主動介紹、解釋;母親同嫂嫂發生了不偷快的事,小姑子應該從中周旋,緩解矛盾,盡量不要讓不偷快的事在雙方的心靈上留下陰影。
平時,小姑子應該注意,在母親麵前盡量不要說嫂嫂的壞話,多說嫂嫂的長處。因為,對於母親來說,女兒對嫂子的評價比兒子對媳婦的評價更具有可取性。同時,婆媳關係搞好了也能更加促進姑嫂關係的融洽。
溫馨小提示
姑嫂關係是家庭關係中最敏感也是最容易出現矛盾的一個環節。但姑嫂雙方隻要能互敬互讓,寬容為懷,矛盾就能避免。此外,姑嫂在日常生活中要想和諧相處,還需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要豁達大度。姑嫂間出現矛盾,多因雞毛蒜皮的小事。隻要我們遇事不計較,多為對方著想,互相謙讓,就一定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二是不搬弄是非。要與人為善,互相體諒。即使對方真做了什麼錯事,說了什麼錯話,也應寬宏大量,不去計較。
三是當家庭成員發生矛盾時,嫂子應多批評丈夫,小姑應多勸說哥哥,以化解矛盾。
有的嫂子總是“夫唱妻和”,丈夫與小姑發生矛盾時,不管丈夫對錯,總是站在丈夫一邊;有的小姑,當哥嫂與公婆發生矛盾時,不去化解,而是煽風點火,擴大矛盾,這都不能處理好關係。因此,嫂子也好,小姑也罷,隻要從團結願望出發,就一定能和睦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