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3章 耄耋箴言:衰老於我如浮雲8(1 / 2)

8人生長樂得餘歡

我深深地感覺到,一個人如果失掉快樂笑,那就意味著,他同時也已經失掉了希望,失掉了生趣,失掉了一切。

生活在世界上的人,總會在某些時候遇到坎坷與挫折,這個時候,樂觀與笑容是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法。但在季老看來,雖然人人都會笑,但笑也有突然消失的時候。

季老有一位朋友,每當兩人交談的時候,總感到非常暢快,所以這位朋友給季老的印象極好。但給他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朋友爽朗的笑容。季老說:“這不是會心地微笑,而是出自肺腑的爽朗的笑聲。這笑聲悠揚而清脆,溫和而熱情。它好像有極大的感染力,一聽到它,頓覺滿室生春,連一桌一椅都仿佛充滿了生氣。有時候我甚至覺得這笑聲衝破了高樓大廈,衝出了窗戶和門,到處漂流回蕩,響徹了整個燕園。”

這就是季老對那位朋友笑聲的生動描繪,但是後來,由於遭到了莫名的打擊,這笑聲突然終止了。季老再見到他時,他“垂首低頭,步履蹣跚”,毫無生氣可言。季老心中就一陣悲涼,明白“原來笑也是可以失掉的啊”。隨著笑的丟失,那人的生活也低沉下去,完全不是季老以前所認識的老友。

這一切是在所有莫須有的罪名清除後得以改變的。那老友雖然因過去的一段陰霾蒼老了許多,但那笑又回來了,還是那麼爽朗的聲音,“滋潤著心靈,溫暖著耳朵”。老友的生活又重新煥發生機,於是季老感慨,人是不能丟掉笑。“一個在滄海中失掉了笑的人,決不能做任何事情。隻有能笑、會笑、敢笑,才能闊步前進,創建宏偉的事業。”這就是季老對我們的教誨。

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無論遇到怎樣的難事,都要學會笑。笑,就是陽光,它能消除人們臉上的冬色。

20世紀30年代,有一位猶太傳教士每天早晨總是按時到一條鄉間土路上散步。無論見到什麼人,他總是微笑著熱情地打一聲招呼:“早安。”

其中,有一個叫米勒的年輕農民,對傳教士這聲問候起初反應冷漠。在當時,當地的居民對傳教士和猶太人的態度是很不友好的。然而,年輕人的冷漠未曾改變傳教士的熱情,每天早上,他仍然向這個一臉冷漠的年輕人道一聲早安。終於有一天,這個年輕人脫下帽子,也向傳教士道一聲:“早安。”

好幾年過去了,納粹黨上台執政。這一天,傳教士與村中所有的人被納粹黨集中起來,送往集中營。在下火車、列隊前行的時候,有一個手拿指揮棒的指揮官,在前麵揮動著棒子,叫道:“左,右。”被指向左邊的是死路一條,被指向右邊的則還有生還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