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普及性讀物,著重介紹《尚書》的基本概況。希望本書對初學者了解《尚書》有所幫助,也希望能培養起他們繼續探研的興趣。
《尚書》在漢代被當作“經”,從“以《洪範》察變”始,到宋代《大禹謨》“傳心”之法盛行,其作用被不斷誇大。今天,我們對於宋人的十六字心訣,自有一份清醒的判斷。當然,作為古代典籍,《尚書》除了在曆史、文獻上的價值外,對於今日深化精神文明建設也具積極意義,比如,《尚書·無逸篇》記載成王不應耽於逸樂,應知稼穡之艱苦,於今仍有借鑒意義。
本書初稿成於1997年底,時隔十餘年,頗見其粗疏,今稍作刪改。本書第四章為郜積意所撰,其他各章皆為胡鳴所撰。在寫作過程中,得到主編張善文先生的鼓勵與幫助,在此謹致謝意。
胡 鳴 郜積意
1997年12月初稿
2012年10月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