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路上的心靈防線
器官的缺陷造成了許多阻礙,但是這些阻礙卻絕不是無法擺脫的命運。如果心靈主動地運用其能力以設法克服其困難,則個人可能會和原先負擔即比較輕的人一樣的成功。事實上,器官有缺陷的兒童,盡管遭受到許多困擾,他們卻經常比身體正常的人有更大的成就。身體障礙是一種能使人向前邁進的刺激。例如,視力不良的兒童可能因為他的缺陷而感覺異常的壓力。他要花費較多的精神,才能看清東西。對視覺的世界必須給予較多的注意力。他也必須更努力地區分色彩和形狀。結果,他對視覺的世界即必須努力注意微小差異的兒童有更多的經驗。
由此可見,隻要心靈找出了克服困難的正確技術,有缺陷的器官即能成為重大利益的來源。在畫家和詩人之間有許多人都曾蒙受視力缺陷之害。這些缺陷被訓練有素的心靈駕馭之後,它們的主人即比正常人更能運用他們的眼睛來達到多種目的。在天生慣用左手而又未被當作是左撇子看待的兒童之中,也很容易看到同樣種類的補償。在家庭裏,或在其學校生活開始之際,他們會被訓練運用他們不靈巧的右手。事實上,它們是不十分適合於書寫、繪畫或作手工藝的。但是,假使心靈能被妥善運用以克服此種困難,我們相信:不靈巧的右手必定會發展出高度的技巧。事實也正如此。在許多例子中,慣用左手的兒童都比其他人學會較漂亮的書法、較有繪畫的才能,在工藝方麵也較有技巧。找尋出正確的技術後,再加上興趣、訓練和練習,他們即能夠將劣勢轉變成優勢。
隻有決心要對團體有所貢獻而興趣又不集中於自己身上的兒童,才能成功地學會補償其缺憾之道。隻想避開困難的兒童,必將繼續落於他人之後。隻有在他們眼前有一個可供努力的目標,而此目標的實現又比擋在前麵的障礙對他們更為重要,他們才會繼續鼓起勇氣前進。這是他們的興趣和注意指向何處的問題。如果他們努力地爭取某種身外之物,他們自然會訓練自己,使自己具有獲得它們的能力。困難隻是通向成功之路必須克服的關卡。反過來說,假使他們的興趣隻在於擔心他們不如別人,或除了想擺脫它們外,便無其他目標地和此種落後狀態爭戰,那麼他們就不會真正地有所進步,一隻笨拙的右手是無法用憑空妄想,希望它們較不笨拙,或甚至避開笨拙等方法,來訓練使其成為靈巧的。它們隻有在練習出實際的成就之後,才會變得較為靈巧;而取得此種成就的誘因,也必須比長期存在的笨拙所造成的氣餒,更深刻地被人感覺到。如果一個孩子想要集中全力來克服他的困難,則在他身外必須有一個他要全力以赴的目標,這個目標是以他對現實的興趣、對別人的興趣,以及對合作的興趣為基礎的事實上,心靈不僅能影響某種特殊病症的選擇,而且它還能支配整個身體的結構。對這個假設我們還沒有直接的證明,而且要找出怎樣做才能建立這種證明,也是相當困難之事。然而,它的證據看來卻似乎相當明顯。如果一個孩子是膽小的,他的膽小便會表現在他的整個發展過程中。他不關心體格上的成就,甚至不敢想象自己可能取得此種成就。結果,他便不會用有效的方法來鍛煉他的肌肉,而且也拒絕接受通常會引人發展肌肉的所有外來刺激。當其他對鍛煉自己肌肉有興趣的孩子,在體格健美方麵遙遙領先時,他卻由於興趣的缺乏而遠落於他人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