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宮殿

【簡介】

《記憶宮殿》,英文原版書名是《the memory palace of matteo ricci》,作者是Jonathan D. Spence。港台地區譯為《利瑪竇的記憶宮殿》。   1577年,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1552-1610),為了傳播基督信仰與西方思想,從意大利出發到了明朝的中國。在中國三十多年,他繪製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世界地圖,與徐光啟等人一同翻譯歐基裏德的《幾何原本》,同時將《四書》翻譯成拉丁文……在西方他是令人景仰的傳教士與「漢學家」;在東方則將他視為促進文化交流的科學家。   “記憶宮殿”,最強大的記憶技巧。 記憶宮殿法的使用可上溯至古羅馬時期,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記憶絕活也可歸因於它。例如,8次世界記憶冠軍Dominic O’ Brien,他能記住54張桌子上的所有牌(2808張)的順序,每張牌隻看一次。通過運用記憶宮殿法及其變體,人們還取得了無數類似的成就。在熱播的《讀心神探》裏說的記憶宮殿的就是根據此書《利瑪竇的記憶宮殿》裏的記憶宮殿法所編寫,在第四集的《讀心神探》裏麵有詳細說明。

當然,我們中的大多數人不是要做Dominc那樣的記憶冠軍;但是記憶宮殿法對所有類似的努力:學習外語、記住演講內容、準備考試以及其他事情,都是非常有效的——即使你要的隻是喚起你的回憶。

本書《利瑪竇的記憶宮殿》是對利瑪竇《西國記法》的重新摹寫,透過對於利瑪竇建立記憶宮殿方法的分析,以這種方法來存儲記憶,就是利瑪竇所謂“以本物之象,及本事之象,次第安頓於各處所”(《西國記法明用篇》),細分起來,有尋常日用的知識,有切要但不常用的專名;有現實經驗,亦有想像臆測以及真假參半的記憶。因此如何恰當實現次第安頓於各處所,其實即如同建築房屋一般,而且其規模境界,也因人而異:考慮到利瑪竇所具有的橫跨中西、縱貫古今(指古典學問、中古神學與文藝複興之後的西方世界)學識背景,就理應稱其心靈世界為宏偉的記憶宮殿了。

記憶宮殿法的基礎是這樣一項事實:我們非常善於記住我們所知的場所。“記憶宮殿”是一個暗喻,象征任何我們熟悉的、能夠輕易地想起來的地方。它可以是你的家,也可以是你每天上班的路線。這個熟悉的地方將成為你儲存和調取任何信息的指南。來看看它是怎麼運做的。

運用記憶宮殿法的五個步驟:

1.選擇你的記憶宮殿   首先和首要的,你需要選擇一個你非常熟悉的地方。本技巧的有效性取決於你在腦海中輕易地再現這個地方並在其中漫步的能力。你必須僅僅用你精神的“眼睛”就能身臨其境。   2.列出明顯的特征物   現在你需要注意所選場所裏的明顯的特征物。舉例,如果你選擇巡視你的家,大門應該是第一個引起注意的特征物。   3.把記憶宮殿牢牢印在腦中   要讓這個方法有效,最重要的就是要讓這個地方或者路線百分之百地印在你的頭腦中。盡你所能去記住它。   隻要你自信已將路線深深印在你的頭腦中,你就算準備好了。你已經擁有你的記憶宮殿,它將可以反複用於記住任何你要記住的東西。   4.聯係   現在你是你記憶宮殿的主人,可以好好利用它了。   就像大部分的記憶增強方式一樣,記憶宮殿法通過形象化的聯想起作用。過程很簡單:你選擇一個已知的圖像——稱為記憶掛鉤——和你想記住的要素結合起來。對我們來說,一個記憶掛鉤就是我們記憶宮殿裏的一個明顯的特征物。   5.參觀你的記憶宮殿   到這一個步驟,你已經記住了那些項目。但如果你是個新手,你可能還需要做一點複習,至少要把行程在頭腦中演練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