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HISTORY

徽派文化底蘊豐富,內涵深廣,是中國三大地域文化(藏學、敦煌學、徽學)之一,涵蓋了哲、經、史、醫、科、藝諸多領域。

古代徽州曆來有“山深不偏遠,地少士商多”之說。每當中原戰亂之秋,這裏就成了臥虎藏龍之地,它既是亂世的世外桃源,又是治世的人才寶庫,因此曆史上各種人才應運而生。例如,活字印刷術創始人畢升、宋代理學集大成者朱熹、明清三朝元老、軍機大臣許國、富可敵國的大鹽商鮑漱芳、著名戲劇家汪道昆、醫學家汪昂、徽墨、歙硯高手李廷、新安畫派的創立者漸江、哲學家戴震、理財家王茂蔭(馬克思《資本論》中提到的唯一中國人)、近代教育家、學者有陶行知、胡適、工程技術專家詹天佑、鄭複光、孫中山元帥府秘書長、近代法學家徐謙等,都是徽州人。

同時,由徽商興盛而形成了新安理學、新安醫學、新安畫派、徽派盆景、徽墨、歙硯、徽派建築、徽雕、徽刻、徽劇、徽菜等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流派。

直至今日,黃山大地上仍遍布古橋、古塔、古亭閣、古宗祠、古牌坊,猶如一座天然的曆史大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