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小女子閨名“銀兩”
一切的開頭,隻因為她的一次爬牆。
慕王府一直在外經商的小侯爺顛簸多年,終是攜著妻兒回了京。一車隊的珍品與自家財物,從城西的巷子口整整排到了慕王府門前,京都百姓紛紛議論,當年最不受慕王爺寵愛的這個庶出兒子帶了那麼多錢財回京,分明就是想趁機獻寶,好討得王爺的注意。當然,這些全都隻是外人的猜測,怎樣也不會有人想到,慕王府如今二十有五的小侯爺並不情願將這一小部分錢財顯山露水地帶來京都,要不是他那不過才八歲可已經能四兩撥千斤地幫忙打理帳本的女兒,他連京都也不願踏入。
有人看見小侯爺扶著位白衣翩翩的女子下了馬車,說那女子是美似天外飛仙,一顰一笑豔煞眾人,絕對的人比花嬌。又有人說那女子懷裏還抱著個不大的娃娃,唇紅齒白,像是上等白玉胚子雕琢成的賞玩,那眉眼完完全全揉合了小侯爺和飛仙的美貌,分明就是慕王府的又一位孫小姐,指不定一朝榮寵就入了宮,再度光耀門楣。
這些全部都是有人說,慕王府上下倒是被他們一行人的突然回京驚擾得措手不及。年過五十的慕王爺像是早忘記自己還有一庶出兒子,頗丟人顏麵地跑出去做那低等的商人,等到王府老管家提醒,這才遲遲想起,隻是此時人已經站在了王府門前,不好不見。
“孩兒雲卿見過父親。”
小侯爺恭恭敬敬地向著慕王爺行禮,又將身後的妻子扶至身邊,輕聲說道:“煙羅,見過我父親。”那女子依言作了萬福,叫醒懷中人讓她向王爺行禮。娃娃還小,舟車勞頓更是讓她睡不足,皺著漂亮的小臉從娘親懷裏下來,拉直身上睡得起皺的衣裳,強打精神朗聲道:“銀兩見過王爺爺爺。”
一聲“銀兩”總算讓慕王爺記起,好幾年前意外收到過沉溺於經商之道在外顛簸的庶子的書信,信上說已迎娶了一商賈之女為妻,生下女兒,請他為這個小孫女取名。那時的慕王爺正納了第五房侍妾,隨筆一揮,算是給了這個沒什麼印象的兒子一封回信。就是這隨筆一揮,給眼前這個小孫女取了個俗不可耐的名字,現在想來正是這個“銀兩”。
雖然對這個庶出的兒子早就沒了印象,但眼前這孩子好歹還流著他慕家的血,許久不見這番年紀的孫兒的慕王爺不自覺柔了聲音,伸手招呼她走近些:“多大了?”
“銀兩八歲了。”
聲音軟糯地像極了棉花糖,小臉上更是掛著可愛的笑,慕王爺一時忍不住蹲下身與她平視:“來,告訴王爺爺爺,你都喜歡吃些什麼,爺爺讓沈媽做給你吃。”
“糖葫蘆、棉花糖、糖畫、麵人兒……說錯了,娘親說麵人兒是不能吃的……”
小的說話時嬌俏可愛,老的聽著也格外慈愛,這副場景怎麼看怎麼覺得溫馨,可隻有一旁的小侯爺夫婦明白,他家小銀兩,可不是這麼個愛吃糖的孩子,那小腦袋瓜子裏裝的東西估摸著這世上沒幾個人能猜透。
“怎麼都是糖?”眼見著慕王爺的臉色因為銀兩的滿嘴“糖”字越變越黑,旁人全都乖乖的靜默不語,隻等著老爺發火責難底下的這對八年不回主宅的夫婦。
隻是還不等慕王爺發火,銀兩已經眨巴著漂亮的杏仁大眼,伸手抱住他的一隻手臂,扭扭小小身子,撒嬌道:“爺爺,銀兩的牙很好,一點都沒蛀牙!王爺爺爺是不是生氣了,銀兩張嘴讓爺爺檢查!”說著就張大了嘴巴,露出一口白白的牙齒。
彼時,整個王府大堂裏,隻是銀兩一個孩子,這番孩子氣十足的舉動一出,旁人頓時因為可愛紛紛笑出聲來,連帶著先前還一臉嚴肅額頭上分明寫著“凶”字的慕王爺也愣愣地大笑起來。
至於始作俑者,仍舊是一臉不自覺的表情,像是為了附和眾人的笑,也眯起眼咧開嘴笑笑。
因了這麼個寶貝似的小孫女,慕王爺對上兒子的臉色總算是柔和了不少,轉頭囑咐老管家收拾了座院子出來供他們一家三口連帶著幾名仆從暫住。那廂剛把院子的事囑咐下去,這邊又彎腰抱起小孫女,親昵的詢問愛吃的菜色。畢竟不是尋常人家出身的孩子,隻見這孩子歪著頭隻想了一會會兒就接連報出幾道精致菜名,慕王爺不覺兀自點了點頭,心下瞥了一眼那對夫婦,見他二人也是一身綾羅綢緞,便真真知曉這“商”經營得還不錯。隻不過,士農工商,老祖宗都說了“商”為最低,他一王侯子孫不走正途入朝為官,偏要經什麼商,著實丟盡慕王府的臉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