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每個步驟列舉出來。
我們說過,在主題閱讀中有兩個階段。一個是準備階段,另一個是主題閱讀本身。讓我們複習一下這些不同的步驟:
一、 觀察研究範圍:主題閱讀的準備階段
(1) 針對你要研究的主題,設計一份試驗性的書目。你可以參考圖書館目錄、專家的建議與書中的書目索引。
(2) 瀏覽這份書目上所有的書,確定哪些與你的主題相關,並就你的主題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二、 主題閱讀:閱讀所有第一階段收集到的書籍
(1) 瀏覽所有在第一階段被認定與你主題相關的書,找出最相關的章節。
(2) 根據主題創造出一套中立的詞彙,帶引作者與你達成共識—無論作者是否實際用到這些詞彙,所有的作者,或至少絕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這套詞彙來詮釋。
(3) 建立一個中立的主旨,列出一連串的問題—無論作者是否明白談過這些問題,所有的作者,或者至少大多數的作者都要能解讀為針對這些問題提供了他們的回答。
(4) 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議題。然後將作者針對各個問題的不同意見整理陳列在各個議題之旁。你要記住,各個作者之間或之中,不見得一定存在著某個議題。有時候,你需要針對一些不是作者主要關心範圍的事情,把他的觀點解讀,才能建構出這種議題。
(5) 分析這些討論。這得把問題和議題按順序排列,以求突顯主題。比較有共通性的議題,要放在比較沒有共通性的議題之前。各個議題之間的關係也要清楚地界定出來。注意:理想上,要一直保持對話式的疏離與客觀。要做到這一點,每當你要解讀某個作家對一個議題的觀點時,必須從他自己的文章中引一段話來並列。
第二十一章 閱讀與心智的成長
我們已經完成了在本書一開始時就提出的內容大要。我們已經說明清楚,良好的閱讀基礎在於主動的閱讀。閱讀時越主動,就讀得越好。
所謂主動的閱讀,也就是能提出問題來。我們也指出在閱讀任何一本書時該提出什麼樣的問題,以及不同種類的書必須怎樣以不同的方式回答這些問題。
我們也區分並討論了閱讀的四種層次,並說明這四個層次是累積漸進的,前麵或較低層次的內容包含在後麵較高層次的閱讀裏。接著,我們刻意強調後麵較高層次的閱讀,而比較不強調前麵較低層次的閱讀。因此,我們特別強調分析閱讀與主題閱讀。因為對大多數的讀者來說,分析閱讀可能是最不熟悉的一種閱讀方式,我們特別花了很長的篇幅來討論,定出規則,並說明應用的方法。不過分析閱讀中的所有規則,隻要照最後一章所說的略加調整,就同樣適用於接下來的主題閱讀。
我們完成我們的工作了,但是你可能還沒有完成你的工作。我們用不著再提醒你,這是一本實用性的書,或是閱讀這種書的讀者有什麼特殊的義務。我們認為,如果讀者閱讀了一本實用的書,並接受作者的觀點,認同他的建議是適當又有效的,那麼讀者一定要照著這樣的建議行事。你可能不接受我們所支持的主要目標—也就是你應該有能力讀得更透徹—也不同意我們建議達到目標的方法—也就是檢視閱讀、分析閱讀與主題閱讀的規則。(但如果是這樣,你可能也讀不到這一頁了。)不過如果你接受這個目標,也同意這些方法是適當的,那你就一定要以自己以前可能從沒有經曆過的方式來努力閱讀了。
這就是你的工作與義務。我們能幫得上什麼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