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2 / 3)

可他也深知此一役以後,不論成敗即使他如何辯解,都不會有人相信他不知道楊儀勾結金人之事,他唯有一死,以證清白,也唯有如此,才能讓他的兒女可以在明教,甚至在中原武林立足,因此他不但選擇揭發楊儀,還不閃不躲硬接了王通一掌。但這一點,在場卻是沒有人知道的。

作者有話要說:  楊儀給琴音上了一課,不但讓她體會到自己真正活在這時代,還將‘人心險惡’四個字深深刻在了她的心裏,不在是四個空洞的文字了!

☆、血戰光明頂

楊青沒想到梅行雲會忽然倒戈,原本準備好的計劃都用不上了,便曆聲喝道:“楊儀,你還有何話可說?”

楊儀還沒有答話,彭連虎等人已經脫掉明教教眾的衣服,從人群中走出來,站到了楊儀的身邊。楊儀麵如死灰,知道即使今日憑武力奪取了教主之位,也已經自絕於中原武林,從此以後,會萬世留下漢奸走狗的罵名。

他原來的計劃並非如此,他沒打算投靠金人,他隻是想利用金人達到目的,然後在殺了來幫他的金人滅口,借黃裳之口,將所有罪名嫁禍給楊青。這麼完美的計劃,競然因為梅行雲毀了,恨恨的瞪了一眼地上梅行雲的屍體,暗自罵道:忘恩負義的東西。事到如今,他也不可能坐以待斃,隻能奮起一搏了!

琴音這時還站在楊儀這邊,暗暗叫苦,她可不想跟金人扯上任何關係!要知道,宋朝和現代不一樣,在現代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在加上少數民族也好,漢人也好,衣食住行,基本都差不多了。

但宋朝不一樣,這個時代,宋朝積弱,金人長期侵略、壓迫漢人,漢人對金人十分仇恨,而金人也從骨子裏瞧不起漢人。本來做為一個現代人,她對金人的感覺也就是,一個少數民族。

但自從離島以後,越往北行,她的體會就越不同,那些金人燒殺搶擄,將漢人當作自己的奴隸,這一路行來,她沒少見到被金人屠戮一空的村子,有的時候還能聽到那些即將死去的人的慘叫。

那種慘狀有若人間地獄,根本不是她一個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能夠想像的,那是□裸的、真實的屠殺、那種親眼目睹的震撼,決對不是看電視能夠體會得到的。正是因為如此,琴音如今對金人的感覺,雖然不像這個時代的漢人那樣痛恨,但也是決無好感的了,不可能在像以前那樣毫無感覺。

回眼望去,就這麼一會兒的功夫,雙方人馬已經徑謂分明。原來站在楊儀身後的,很大一部分明教教眾因為彭連虎等人的出現,轉而站到楊青那邊去了,原本站在一邊看戲的中立派也全體站到楊青那邊去了。

看來彭連虎等人的出現,激起了明教上下同仇敵慨,共抗金人的決心。琴音快速的向楊青躍去,心想:楊儀當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如果他不勾結金人,今日之局,即使楊青已經有了應對之策,他的勝數還是很高的。

但他為了十拿九穩,與金人合作,反而把隻忠於明教,並不忠於楊青的人逼到楊青那邊去了,弄到如今的地步,也不知道他悔是不悔?

見琴音向已方陣營躍來,頓時有幾個明教教眾,見之前她是楊儀帶上山,便以為他們是一夥的,當即便要向她出手,楊青擺擺手,朗聲道:“自己人!”

他的聲音很大,楊儀自然聽見了,其實從琴音躍過去的時候,楊儀就沒打算阻攔,他知道黃藥師雖然沒有與金人為難,但他是不喜金人的,做為他的兒子,黃裳會轉向楊青那邊,一點都不奇怪,大家不是都過去了麼!他尚不知琴音是早就知道他的計劃了,才轉向楊青的。╩思╩兔╩在╩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