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3 / 3)

這事兒在禦城可是奇了。

財喜來的石老板解釋說,這是仰慕禦家風采,做做事,應該的。

消息像生了翅一樣,在城裏城外的農戶間傳開了;財喜來便就著這個勢,與許多農戶簽了下一年的約。

原先麼,財喜來商號說是商號,其實隻能收收偏郊的糧食,倒賣到城裏。真正禦城裏的人,是看不太上眼的。

可據說大旱的第二年,財喜來就一躍而起,收了禦城兩成的糧食。

於是麵上,供給禦城軍、禦家的還是莊家、錢家、盧家。可莊錢盧三家的糧,卻有許多是從財喜來收的。

財喜來的石老板,二十左右年紀。雖是偏郊出身,卻在禦家打過雜——是見過世麵的。要不然哪裏有這樣的手腕!

據石老板說,他在禦家打雜時,是好好開了眼界的——仁義禮智信、精誠忠勇,不是書裏說說而已——禦家就響當當地擺在那兒呢。

這石老板幸運的很,幹活時,曾遠遠望見過禦君一眼。嗬!那可是不得了啊,據說那禦君青龍纏身,雙目熠熠,咳咳,天子才九龍呢,咱們禦城禦君就占了九一。從此石老板就下了鐵心,為了禦家,就算肝腦塗地,也要做些個什麼——不枉走塵世一遭。

石老板若是沒這段經曆,哪裏會年紀輕輕就當了老板!——這也往往引了一幹人唏噓感歎。就連些看不起偏郊的,也都看石老板與別個不同。

石老板待人寬厚不說,商號裏的夥計們更是像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有禮有節,雖是偏郊的,卻讓人看得順眼。

說來也奇了,財喜來裏,有些研習春耕秋收之事的,專門教給商號下麵的農戶。漸漸,賣糧食給財喜來的農戶,土比別家肥、苗比別家綠、果實比別家豐。

於是,願給財喜來供糧的農戶,便一年年多起來。

舊的商號也有從中使絆的,可財喜來送的糧食,穀粒飽滿不說,還比一般市價低了不知道多少。說是心慕禦家,願傾囊與售。與財喜來同價的一些商號,一年便拖垮了。

現今,莊錢盧三家的糧,大抵都靠財喜來送了。財喜來送的,物極美價極廉。且這三家從上到下,但凡逢年過節家喜生日,財喜來都會忖度這高低輕重進退送上一份禮。

送給些個身居高位的,往往是些世所不曾見的稀奇玩意兒。

石老板本就長袖善舞八麵玲瓏,再加上貨運物通之類,又有城東的武館護著。自然生意是越做越大。

說道城東武館,前幾年被偏郊的“亮劍”挑了的。說是挑了,實是百多看熱鬧的人圍著,一對一的,武館的大當家輸給一個偏郊的黑小子。在禦城這尚武尚勇的地方,哪裏還有麵子擱,第二日就卷了東西走了。

從此,武館的匾額就改成了“劍亮天下”。武館門口還掛了張告示,說是不問出身,不問男女,不問年齡,隻要是好武的,都可以來打打。打贏了,武館歸你;打輸了,走也好,下次再來;留也好,大家一起切磋武藝。

自然,去的都是些身份低微的出身鄙賤的。

城東武館在禦城的眾武館中,原本也不打眼。出身高的,自像看笑話猴戲一樣看了。——劍亮天下,名字倒是有模有樣;可惜魚龍混雜,一不講門派,二不講招式,就一群莽夫瞎搗鼓罷了。

這些事兒,傳到我耳裏,心裏自是——高興的。

話說,終於,皇子們要來了。石先的生意不知道又要忙到哪裏去。

阿城又跟我報了報今日之事,我點了頭,他側身走了。

聽說大皇子剛猛,二皇子儒雅,三皇子聰慧,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