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番外-幾年後3
因吳王一案,牽扯進不少官員,新皇登基,殺的殺,流放的流放,最後朝堂上不少位置都空缺,新皇自然要加開兩場恩科。
雖然喬璟已經被皇帝暗地裏受了重權,但他對自己期望很高,心性堅毅,便不願意直接貢士之身受命,再說,沒有進士之身,也不好在朝堂上立身,於是之後還是參加了殿試。
他跟著新皇好幾年,自然揣測得到這次的殿試大約會考什麼,又知道皇帝的口味,在殿試上便發揮出色,加上新皇的偏袒,被點了狀元。
雖然在之前,京中傳言喬璟同還是秦王的皇帝之間有著曖昧關係,但是喬璟做官之後,勤勉精幹,又很會為人,這種傳言雖然還是在暗地裏傳著,但一來秦王已經為了皇帝,二來喬璟以後會位居高位,朝中大臣自然都是有眼色的,自然不敢再明目張膽傳兩人的閑話,漸漸地,京城也就幾乎不再記起此事了。
喬璟因在新皇跟前有功,新皇一邊處置之前和吳王親近的大臣,一邊自然就要厚賞自己的親信,一朝天子一朝臣,朝中都是人心惶惶,喬璟作為皇帝身邊的親信紅人,倒是一時風頭無兩。
新皇賞賜喬璟一座內城裏的大宅院,前院中院後院,裏麵假山池水,甚至還有一座大花園,比起京中公侯之府也不差,又賞賜了上千畝良田和不少金銀珠玉,由此可見,皇帝對身邊這位謀臣,實在是十分愛重。
喬家自然也從原來的宅子搬來了新宅院住下,喬家也從原來的小門小戶,一躍成為了京中新貴。
不少大人在喬璟嶽丈賈大人跟前笑著恭喜他很有眼力,相上了這麼一個好女婿,這裏麵自然也有調侃喬璟曾經和新皇之間有曖昧之事,賈大人也不多說,隻是假裝聽不出潛台詞地客氣幾句。
賈大人也從江蘇學政調入了京入了都察院,喬璟則受皇帝厚愛,先入了翰林院為庶吉士,之後就直接調到了戶部,由此可見皇帝對他的厚愛,不少大臣都想他隻要不出什麼大差錯,慢慢熬著,就該是要入閣的。
賈氏本來就不善於管家,現下又大著肚子,於是管家之事就又落到了安氏的身上,安氏因喬婉之事,之前是受夠了驚嚇擔憂,所以之後身體也是不好,好在喬家後宅人少,又沒有什麼人喜歡鬧幺蛾子,故而安氏才勉強能夠將這個家管下來。
因賈氏懷了身孕,喬璟這些日子都是在妻子房裏坐一坐了,就回書房裏去睡。
喬璟同賈氏在房裏椅子上坐下了,說了一陣話,喬璟就道,“母親年紀也大了,最近身體又不好,管家吃力,你還是當要慢慢將家裏事接到手裏來。”
賈氏便點頭,“老爺,我明白的。就想著等孩子生了,坐完月子,就慢慢接過家中事。”
喬璟笑著道,“有勞夫人了。”
賈氏微微紅了臉,“本就是我的分內,勞煩母親一直勞累,做兒媳的,心裏就要過意不去了,哪裏還當得起你這句話。”
兩人又坐了一會兒,喬璟也就起身去書房裏睡了,賈氏叫來身邊貼身的管事林桑家的問,“在書房裏伺候老爺的那兩個,要看好了。”
林桑家的說,“太太,您就放心吧。隻要服侍了老爺,已經是準備了湯藥的。不過您也知道老爺品性,竟然是看不上的,老爺晚上都隻是讓小廝守夜,不要丫鬟的。您就將心好好地安在腔子裏,將肚子裏的少爺生出來就成了。”
賈氏這才舒展了眉目,心裏卻又想他和皇帝之間的那些傳言是不是真的,便又有了點憂愁之態。
賈氏在夏日裏生了一個男孩兒下來,這就是喬家三房的嫡長孫了。
皇帝得知此事,還專門讓人送了東西來,喬家受的這份聖眷,自然是羨煞了旁人。
賈氏出了月子,就果真將家中事情攬到了手裏,而安氏則徹底放了手,不時逗逗孫子,享一享含飴弄孫之福。
等喬家嫡孫周歲時,喬璟又升了官,皇帝還封了安氏二品夫人的誥命和賈氏三品淑人的誥命,兩人被喬璟帶著進宮去謝恩時,皇帝又讓將其長子抱進宮裏去。
喬家嫡孫起名羽,按排行便是喬卓羽,正是一個白白嫩嫩的奶娃娃,平常也並不愛哭,已經會喊奶奶爹爹娘親了,而且還能夠攀著東西走兩步,很是好動。
抱進宮裏去,皇後娘娘看到他可愛得緊,也讚揚了兩聲。
後來皇帝過來,看到他,還高興地將他抱了一陣,皇後娘娘就說,“皇上連皇子們也是不大抱的,沒想到這麼喜歡喬大人家的這位公子,要是是個女孩兒,都可以直接養在宮裏,到時候賜給哪位皇子也好。”
皇後這般說,安氏和賈氏自然是趕緊行禮誠惶誠恐。
皇帝卻是好言好語,誇讚安氏寡母帶大喬璟的不易,然後將羽哥兒遞給宮侍讓抱去還給賈氏。
安氏和賈氏從宮裏出來,都在心裏鬆了老大一口氣,皇後娘娘雖然看著和藹,卻總讓人心驚肉跳的。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