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1)(2 / 2)

轉嫁風險,可以免去一旦失敗給自己帶來的巨大損失,而且不存在後顧之憂。放手一搏,失敗了就推給“替罪羊”,成功了就占盡利益,這就是你發財致富的一張王牌。

製造假象

在英國的倫敦,有一家小型的珠寶店,開張伊始店老板就揚言,要獲得令同行們刮目相看的經營業績。然而,4年以來,因經營不善,珠寶店瀕臨倒閉,同行們都譏諷他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店老板真是走投無路,冥思苦想著改善困境的對策。

機會終於來了。1985年,查爾斯王子和黛安娜王妃即將舉行婚禮。王妃容貌絕倫、儀態超群,令絕大多數英國人為之仰慕、傾倒,她甚至成了眾多青年人崇敬的偶像。店老板想,如果能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利用公眾對王子王妃婚禮盛典的專注心理,導演一出虛假而又逼真的廣告劇,必定能使自己的珠寶店擺脫困境,大發其財。

於是,他四處搜尋長得像黛安娜王妃的年輕女子。曆經艱苦,他終於找到了一個相貌酷似黛安娜的時裝模特。他重金聘用這個模特,對她從服飾、發型到神態、氣質都做了煞費苦心的模仿訓練。待到看不出破綻之後,店老板便向電視台記者發出了暗示:明晚將有英國最著名的嘉賓光臨自己的珠寶店,采訪這條新聞的條件是電視片中不得加入解說詞。

第二天晚上,這家珠寶店燈火輝煌,店老板衣冠一新,神采奕奕地站在店門口,像是要恭候要人光臨。此舉頓時吸引了許多過往行人駐足觀望。不一會兒,一輛豪華的轎車緩緩地駛到了門口,車一停下來,店老板便立即走上前去彬彬有禮地打開了門。那位相貌酷似黛安娜王妃的模特從容地從車上走下來,嫣然一笑,還向聚攏來的行人點頭致意。有人喊了一聲:“看,黛安娜王妃。”眾人真的以為是黛安娜王妃來了,不及辨別便蜂擁而上,爭相一睹黛安娜王妃的風采,擠到前頭的青少年還為吻上了“黛安娜王妃”的手而非常得意。電視台的記者不敢怠慢,急忙打開錄像機頻頻搖動,警察怕影響“王妃”的活動,急忙過來維持秩序。

店老板此時更是從容不迫,先是感謝“王妃”的光臨,隨後笑容可掬地引她參觀,店員們按老板的吩咐,相繼介紹項鏈、耳環、鑽石等名貴飾品,“黛安娜王妃”則麵露欣喜,邊挑邊稱讚。

第二天,電視台播放了這出以假亂真的新聞錄像,因受老板的關照,被蒙在鼓裏的記者把它拍成了“默片”,自始至終沒有一句話和一句解說詞。屏幕上出現的隻是熱烈非常的場麵和珠寶店的店客。這一下震動了倫敦全城,人們紛紛傳播這個重要的新聞,原來不知道這家珠寶店的人們不住地打聽這家珠寶店的地址,都想在“黛安娜王妃”來過的珠寶店裏買一件首飾當禮品送人。黛安娜“追星”一族更是愛屋及烏,絡繹不絕地跑來搶購“黛安娜”所喜愛的各種首飾。原來生意清淡、門可羅雀的小珠寶店,頓時門庭若市,生意興隆,老板和店員們應接不暇。短短的一個星期,這家珠寶店就獲利10萬英鎊,超過開業4年來的總和。

這則消息傳到白金漢宮,驚動了皇家貴族,皇家發言人立即鄭重地發表聲明:“經查日程安排,王妃沒有去過那家珠寶店。”要求法院判處那家珠寶店的老板犯了詐騙罪。發了大財的珠寶店老板卻振振有詞地說:“電視片中沒有一句話,我也沒有說嘉賓是黛安娜,這在法律上不能構成犯罪,至於圍觀的公眾‘想當然’地把她當成王妃,我是無法阻止的。”

珠寶店老板利用假王妃,大肆製造社會新聞,使得倫敦全城沸沸揚揚,該店也因此柳暗花明,絕處逢生。此舉假借了權威效應,珠寶店老板深知黛安娜王妃在英國公眾心目中的權威性,故請來一位模特扮成王妃,光顧他的珠寶店,又巧妙通過電視台加以宣傳,從而大大提高了他的珠寶店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吸引來眾多的顧客,實現了預期的宣傳效果,擴大了銷售。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北京有家專收珠寶玉器的當鋪,當鋪掌櫃姓王,眼力特好,人稱“古董王”。

一天,“古董王”在當鋪喝醉了酒,睡得正香時,夥計把他叫醒,說有兩個小夥子要當一對藍瑩瑩的大瓷瓶。“古董王”迷迷糊糊抱著古瓶瞅了老半天,連聲誇道:“好!這對古瓶乃晉朝宮中之物,可稱得上稀世之寶。”於是,按小夥子的要求,當了120兩黃金,半年後抽當。

二三個月過去了,一天早上,“古董王”搬出這對瓷瓶,仔細一瞧,一下子癱倒在地上,唉聲歎氣地說:“完了,我上當了,白白被騙了120兩黃金。”從此他病倒了。

在病床上,“古董王”想出了一個計謀,病也一下子好了許多。他擺了幾桌酒席,宴請京城的古董商,把自己酒後看古瓶上當受騙的經過,對大夥說了一遍,並當著眾人的麵,將那對大古瓶摔了個粉碎。很快,“古董王”上當受騙一事便傳遍京城。

過了幾天,那兩個小夥子急匆匆地闖進當鋪,口口聲聲說要找“古董王”,贖回古瓷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