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鍾山:指昆侖山。
{2}桔:直木。引申為正直。
{2}淳淳:樸實的樣子。畏化:敬重教令。化,教令。
{2}乾乾:形容自強不息的樣子。悅:通。簡易;輕忽。
士子不偏私不結黨,柔弱而又堅強,務虛而又重實。他們的樣子看上去明朗而不輕薄,似乎忘記了自我。他們輕視繁瑣的事而專注於重大事件,好像沒有勇氣卻不可恐嚇,堅定勇敢而不可以侮辱傷害。麵臨患難能堅守信義而不失操守,南麵稱王也不放縱自大,今日君臨天下就想使海外歸附。境界高遠,而不贏取細小之利,見聞超脫世俗,而可以參與安定社會。不追求富貴也不舍棄貧賤。德行遵循義理,而恥於使用虛偽欺詐的手段保護自己,胸懷寬廣不詆毀他人,而內心誌向高遠,物質難以打動他的內心,而一定不會隨意折腰。這就是一國中最優秀的士子的儀容舉止。
有一個來拜見田駢的客人,穿戴合乎禮法,步履合乎禮節,舉止嫻雅,言辭謙遜敏銳。田駢聽他說完話後便打發他走了。客人離開的時候,田駢隻用目光送他。田駢的弟子對田駢說:“這個客人是個士子吧?”田駢說:“恐怕不是個士子。剛才客人所收斂的,正是士子所放縱的;士子所收斂的,正是剛才客人所放縱的。因此,客人恐怕不是士子。”所以說火光隻照一個屋角,那麼另一半屋子就沒有光亮;骨節過早長成的人,骨質就會疏鬆不結實,身材一定不會高大;不謀求道義,隻追求表麵上謹小慎微的人,多非善良之人;心誌不公正的人,就不能建立功業;喜歡得到不願施予的人,國家即使再大也不能稱王天下,災禍會一天天逼近。因此,君子的儀容舉止,純潔如昆侖山上的玉石,正直如山上的樹木。樸實謹慎,敬重教令,而不肯驕傲自滿;自強不息,取舍慎重,而心地樸素無華。
務大
嚐試觀於上誌①,三王之佐,其名無不榮者,其實無不安者②,功大故也。俗主之佐,其欲名實也與三王之佐同,其名無不辱者,其實無不危者,無功故也。皆患其身不貴於其國也,而不患其主之不貴於天下也,此所以欲榮而逾辱也③,欲安而逾危也。
孔子曰:“燕爵爭善處於一屋之下④,母子相哺也,區區焉相樂也⑤,自以為安矣。灶突決⑥,上棟焚,燕爵顏色不變,是何也?不知禍之將及之也,不亦愚乎!為人臣而免於燕爵之智者寡矣。夫為人臣者,進其爵祿富貴,父子兄弟相與比周於一國⑦,區區焉相樂也,而以危其社稷,其為灶突近矣,而終不知也,其與燕爵之智不異。故曰:‘天下大亂,無有安國;一國盡亂,無有安家;一家盡亂,無有安身。’此之謂也。故細之安⑧,必待大⑨;大之安,必待小。細大賤貴,交相為讚⑩,然後皆得其所樂。”
{1}鍾山:指昆侖山。
{2}桔:直木。引申為正直。
{2}淳淳:樸實的樣子。畏化:敬重教令。化,教令。
{2}乾乾:形容自強不息的樣子。悅:通。簡易;輕忽。
士子不偏私不結黨,柔弱而又堅強,務虛而又重實。他們的樣子看上去明朗而不輕薄,似乎忘記了自我。他們輕視繁瑣的事而專注於重大事件,好像沒有勇氣卻不可恐嚇,堅定勇敢而不可以侮辱傷害。麵臨患難能堅守信義而不失操守,南麵稱王也不放縱自大,今日君臨天下就想使海外歸附。境界高遠,而不贏取細小之利,見聞超脫世俗,而可以參與安定社會。不追求富貴也不舍棄貧賤。德行遵循義理,而恥於使用虛偽欺詐的手段保護自己,胸懷寬廣不詆毀他人,而內心誌向高遠,物質難以打動他的內心,而一定不會隨意折腰。這就是一國中最優秀的士子的儀容舉止。
有一個來拜見田駢的客人,穿戴合乎禮法,步履合乎禮節,舉止嫻雅,言辭謙遜敏銳。田駢聽他說完話後便打發他走了。客人離開的時候,田駢隻用目光送他。田駢的弟子對田駢說:“這個客人是個士子吧?”田駢說:“恐怕不是個士子。剛才客人所收斂的,正是士子所放縱的;士子所收斂的,正是剛才客人所放縱的。因此,客人恐怕不是士子。”所以說火光隻照一個屋角,那麼另一半屋子就沒有光亮;骨節過早長成的人,骨質就會疏鬆不結實,身材一定不會高大;不謀求道義,隻追求表麵上謹小慎微的人,多非善良之人;心誌不公正的人,就不能建立功業;喜歡得到不願施予的人,國家即使再大也不能稱王天下,災禍會一天天逼近。因此,君子的儀容舉止,純潔如昆侖山上的玉石,正直如山上的樹木。樸實謹慎,敬重教令,而不肯驕傲自滿;自強不息,取舍慎重,而心地樸素無華。
務大
嚐試觀於上誌①,三王之佐,其名無不榮者,其實無不安者②,功大故也。俗主之佐,其欲名實也與三王之佐同,其名無不辱者,其實無不危者,無功故也。皆患其身不貴於其國也,而不患其主之不貴於天下也,此所以欲榮而逾辱也③,欲安而逾危也。
孔子曰:“燕爵爭善處於一屋之下④,母子相哺也,區區焉相樂也⑤,自以為安矣。灶突決⑥,上棟焚,燕爵顏色不變,是何也?不知禍之將及之也,不亦愚乎!為人臣而免於燕爵之智者寡矣。夫為人臣者,進其爵祿富貴,父子兄弟相與比周於一國⑦,區區焉相樂也,而以危其社稷,其為灶突近矣,而終不知也,其與燕爵之智不異。故曰:‘天下大亂,無有安國;一國盡亂,無有安家;一家盡亂,無有安身。’此之謂也。故細之安⑧,必待大⑨;大之安,必待小。細大賤貴,交相為讚⑩,然後皆得其所樂。”
①上誌:指古代的典籍。
②實:指爵祿。
③逾:通“愈”。越發;更加。
④爵:通“雀”。下同。
⑤區區:怡然自得。
⑥突:煙囪。決:破裂。
⑦比周:結黨營私。
⑧細:微小。這裏引申為局部。
⑨大:指全局。
⑩讚:輔佐;佐助;幫助。
曾經試著看古代典籍上的記載,夏禹、商湯、周文王的輔佐大臣,他們的名聲沒有不榮耀的,他們的爵祿沒有不安穩的,這是他們功績大的緣故。平庸君主的輔佐大臣,他們希望能在名聲與官位上都與古代三王的輔佐大臣相同,可是他們的名聲沒有不恥辱的,他們的爵祿沒有不危險的,這是因為他們沒有功績的緣故。這些人全都擔心自己在本國的地位不顯貴,卻不擔心自己的國君的名聲在天下不顯貴,這就是他們想要榮耀反而更加恥辱,想要安寧卻更加危險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