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寫好了,張貼在天津衛的大街小巷。老百姓們一看,好!這是要出紅差啊,咱們去看看去吧!七大姑,八大姨都來了!就為了看這個殺人的。在斬首的這附近,人們圍的水泄不通。這殺人是一種文化吧。中國曆史上發明可好多殺人的方式,隨著曆史的進步,這些死刑也越來越人性化。
都安排好了以後,這就要殺這倆個搶劫犯。一個叫尹春生,一個叫馮金寶。這一天謝科隆換了一身新衣服,從頭上到腳下,都是新的。而且,還披著一個大鬥篷。來到刑場,謝科隆往書案後麵一坐,吩咐道:“帶死刑犯!”
得到命令,差人們來到監獄之中,來提這倆犯人。犯人在死囚牢裏麵正睡覺呢,按現在的鍾點說,大概淩晨三四點鍾。
官差分兩撥,一撥再大牢裏麵,一撥在大牢外麵。大牢外麵的把命令和牢裏麵的人這麼一說,大牢裏麵的人如狼似虎,來到這倆死囚跟前,把這倆人叫醒,說道:“給你們二位道喜!”這是監獄裏麵的黑話,言外之意的就是“你要上西天了。”
這倆人睡眼惺忪,還沒醒過來了,一聽見衙役這麼說,回答道:“同喜,同喜!”
牢房裏麵的衙役把這倆人由打牢裏往外帶,走到門口,裏麵的差人往外推,外麵的差人往裏拉。裏麵的人還得喊一聲:“交!”喊完以後還不能鬆手,得等外麵的人說:“收了!”這才算完事兒。
外麵的差人把死囚接過來,手駕著犯人的胳膊,腳不沾地,趕奔謝科隆處。
謝科隆麵前的公案桌上擺著兩個小白紙條,寫著奉命監斬人犯怎麼怎麼樣。犯人來到這,還有好多程序要走。首先先要把他們的手銬摘取,腳鐐不能摘,腳鐐要等行完刑之後,才能摘下去。然後要把犯人的衣服撕開,把犯人五花大綁。所謂“五花”指的是,在兩個胳膊肘綁兩個花,兩個肩膀綁兩個花,後脖梗子綁一個花。
都綁好了,大人把朱砂筆拿起來了,在桌子上的那兩張紙條上,刷刷點點。然後把紙條掖在死囚脖子上的那個花上,然後就該把這倆人帶下去,準備行刑。
衙門口一共有六扇門,左青龍,右白虎。左麵兩扇門是青龍門,這個門一天到晚的都開著,衙門裏的廚子,下人都走這個門。中間這兩扇門是大人專用的這麼兩扇門。右麵兩扇白虎門,一般情況下是不開,隻要一打開,那就是要死人,死囚才走的這個門。唯獨這一天,要開這扇門,差人拖著死囚由裏往外走。
門外麵有一個桌子,桌子上擺著一碗米飯,米飯上插著一雙筷子。還有一塊肉和一壺酒。把犯人帶到跟前,按住了,讓他吃,讓他喝。相傳,這是宋太祖趙匡胤定的規矩,人都要死了,要讓他在黃泉路上做一個飽死鬼。
裝米飯的碗是破的,上麵插著筷子,這就相當於當麵上香。為什麼說,我們有忌諱:在吃飯的時候,不能把筷子插在碗裏。其中根源,正是源於此。
把米飯往犯人嘴裏一扒拉,這就算吃過了,然後把飯碗往地上一摔,這就算吃過了。然後又把那塊肉抄起來,往沸水裏一放,隻要一泛白就算行了,拿筷子叉起來,往犯人嘴邊一抹這就算吃過了。然後就把這塊肉喂狗了。
最後是給犯人喂酒,喂酒的時候可有講究。衙役要側身站著,然後酒壺要反手拿著。有的時候,死刑犯到了這個時候都已經蒙了,撒潑打滾。為了防止某些事情的發生,所以要那麼做。
這些程序都走完了,把犯人押到刑場。這倆人往那一跪,監斬官謝科隆坐在席棚之內,兩旁邊有許多的兵丁護衛。
刑場之上,左麵這人叫尹春生,右麵這人叫馮金寶。兩個人四目相對,眼淚都下來了。馮金寶瞧了瞧尹春生,問道:“你叫尹春生啊!”
“是,我叫尹春生。你叫馮金寶?”尹春生反問道。
“對!你說我殺了人了,然後又畏罪潛逃。可是,我問你,這是我幹的嗎?”馮金寶問道。
尹春生回答的很痛快,說道:“不是!”
“那你為什麼冤枉我啊!”這個馮金寶有些納悶。
尹春生都快哭了,眼淚溢出了眼眶,說道:“不光你不是,我他媽也不是!”
“那咱倆人喊冤吧!”
“咱倆喊不了冤了!這是命中該著啊!”
“兄弟,我與你遠日無冤,近日無仇。難道是,咱倆是前世的冤家,今生的對頭,為什麼非要拉上我呢!兄弟,死之前你讓我明白明白!”
“好!我得讓你明白明白,你死在何處!我又為什麼拉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