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樂觀向上——日日是好日,日日皆有收獲(1)(1 / 3)

“冬天如果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這是著名英國詩人雪萊的詩句。在順境與逆境麵前,在快樂與悲傷麵前,在理想與現實麵前,我們都要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相信壞事情總會過去,相信付出就會有收獲,相信快樂就在身邊。

277.解夢

有位秀才第三次進京趕考,住在一個經常住的店裏。考試前兩天他做了兩個夢,第一個夢是夢到自己在牆上種白菜,第二個夢是下雨天,他戴了鬥笠還打傘。

這兩個夢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趕緊去找算命的解夢。算命的一聽,連拍大腿說:“你還是回家吧。你想想,高牆上種菜不是白費勁嗎?戴鬥笠打雨傘不是多此一舉嗎?”

秀才一聽,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準備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問:“不是明天才考試嗎,今天你怎麼就回鄉了?”

秀才如此這般說了一番,店老板樂了:“喲,我也會解夢的。我倒覺得,你這次一定要留下來。你想想,牆上種菜不是高種(中)嗎?戴鬥笠打傘不是說明你這次有備無患嗎?

秀才一聽,更有道理,於是精神振奮地參加考試,居然中了個探花。

告訴孩子

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裏哪裏亮;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想法決定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想法,就有什麼樣的未來。

278.缺了一條腿的軍人

法國一個偏僻的小鎮,據傳有一個特別靈驗的水泉,常會出現神跡,可以醫治各種疾病。

有一天,一個拄著拐杖,少了一條腿的退伍軍人,一跛一跛地走過鎮上的馬路。旁邊的鎮民們帶著同情的口吻議論道:“可憐的家夥,難道他要向上帝請求再有一條腿嗎?”

這一句話被退伍的軍人聽到了,他轉過身對他們說:“我不是要向上帝請求有一條新的腿,而是要請求他幫助我,教我沒有一條腿後也知道如何過日子。”

告訴孩子

當不幸發生後,一味地去抱怨是於事無補的,找出解決的辦法才是樂觀的做法。

279.小花的依靠

有一朵看似弱不禁風的小花,生長在一棵高聳的大鬆樹下。小花非常慶幸有大鬆樹成為它的保護,為它擋風擋雨,每天可以高枕無憂。

有一天,突然來了一群伐木工人,兩三下的工夫,就把大樹整個鋸了下來。小花非常傷心,痛哭道:“天啊!我所有的保護都失去了。從此那些囂張的狂風會把我吹倒,滂沱的大雨會把我淹沒!”

遠處的另一棵樹安慰它說:“不要這麼想,剛好相反,少了大樹的阻擋,陽光會照耀你、甘霖會滋潤你。你弱小的身軀將長得更茁壯,你盛開的花瓣將呈現在燦爛的日光下。人們會看到你,並且稱讚你說,這朵可愛的小花長得真美麗啊!”

告訴孩子

當失去了一些以為可以長久依靠的東西,自然會有難過及割舍的痛苦,但是若是用積極向上的態度去看待這一切,你會發現:事情並不像自己想象的那麼糟。

280.口吃的小孩

一位神父要找三個小男孩,幫助自己完成主教分配的1000本《聖經》銷售任務。

神父覺得自己隻能完成300本的銷售量,於是他決定找幾個能幹的小男孩賣掉剩下700本《聖經》。神父對於“能幹”是這樣理解的:口齒伶俐,小男孩必須言辭美妙,讓人們欣喜地做出購買《聖經》的決定。

於是按照這樣的標準,神父找到了兩個小男孩,這兩個男孩都認為自己可以輕鬆賣掉300本《聖經》。可即使這樣還有100本沒有著落,為了完成主教分配的任務,神父降低了標準,於是第三個小男孩找到了,給他的任務是盡量賣掉100本《聖經》,因為第三個男孩口吃很厲害。

5天過去了,那兩個小男孩回來了,並且告訴神父情況很糟糕,他們總共隻賣了200本。正在發愁的時候那個口吃的小男孩也回來了,他沒有剩下一本《聖經》,而且帶來了一個令神父激動不已的消息,他的一個顧客願意買他剩下的所有《聖經》。

神父徹底迷惑了。被自己看好的兩個小男孩讓自己失望,而當初根本不當回事的小結巴卻成了自己的福星,神父決定問問他。

神父問小男孩:“你講話都結結巴巴的,怎麼會這麼順利就賣掉我所有的《聖經》呢?”

小男孩答道:“我……,跟……見到的……所有……人……說,如……果不……買,我就……念《聖經》給他們……聽。”

告訴孩子

在某種特定的情形下,劣勢和優勢是可以互相轉化的。所以,有時候劣勢不一定是件壞事,如果引導得好,就會把劣勢轉化為優勢,而這種轉化來的優勢更有助於成功。

281.兩隻老虎

有兩隻老虎,一隻在籠子裏,一隻在野地裏。在籠子裏的老虎三餐無憂,在外麵的老虎自由自在。兩隻老虎經常進行親切的交談。籠子裏的老虎總是羨慕外麵的老虎自由,外麵的老虎卻羨慕籠子裏的老虎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