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謙虛謹慎——做人的根本道德品質(1)(3 / 3)

告訴孩子

有些人不檢點自己,還常常把過失歸咎於別人。我們應時刻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常常反省自己。這才是正確的待人接物的態度。

252.人與獅子

有一天,獅子與人同行趕路,他們互相吹噓自己。在路上,他們看見一塊石碑,石碑上刻著一個人征服幾頭獅子的圖畫。那人一邊指給獅子看,一邊說:“你看,事實證明我們比你們強得多了吧。”獅子笑著說道:“如果獅子們會雕刻,那麼你就會看見眾多人倒在獅子腳下。”

告訴孩子

有的毫無本事的人喜歡常在別人麵前炫耀自己。其實,真正的本事不是誇耀出來的,而是練出來的。

253.烏鴉和狐狸

烏鴉先生叼著塊幹酪。在高高的樹上歇腳。狐狸被幹酪的香氣吸引,跑來對它甜言蜜語:“哎呀,烏鴉先生,您好!您多漂亮、俊美!說真的,如果您的歌喉配得上您這一身羽毛。那您就是林中的鳳凰,百鳥之王啊!”

聽了這些話,烏鴉心花怒放,為炫耀嗓門的嘹亮,它張開大嘴,幹酪掉在了地上。

狐狸一口咬住幹酪,說:“我的先生,請您牢牢記住:所有拍馬屁者,都是靠聽信他們話的人吃飯的。這教訓當然值一塊幹酪。”

烏鴉羞愧交加,發誓不再上當。

告訴孩子

無論什麼時候,都要謙虛謹慎,不要被別人的幾番恭維的話給迷惑了。

254.兩頭騾子

兩頭騾子結伴趕路:一隻馱著燕麥,一隻馱著國庫的錢袋。其中馱著國庫錢袋的那隻騾子為所馱的物品高貴而洋洋自得,就是出大價錢跟它換它也不肯。它邁著高雅的步子,頸上的鈴鐺清脆響起。

突然,前方出現了強盜,一眼便看中了它的錢袋。一群人撲向這隻馱錢袋的騾子,抓住繩子想讓它停下來,可是騾子不從,強盜氣極了,拿出一把刀子刺了過去。騾子的胸膛被穿透了,它痛苦地呻吟起來:“難道這就是我該得的報償?同行的夥伴都躲過了危險,而我卻將死去。”

一旁活著的同伴對它說:“地位顯赫並非都是好事,如果像我為磨坊主幹活,你就不會遭受如此劫難。”

告訴孩子

一個人若過於注重外表,或過於在乎高貴的地位,很容易引起別人的注意,很容易由此而引發禍害。

255.多頭龍與多尾龍

據說從前,一位土耳其君主的使臣奉命來到日耳曼帝國的宮廷,向國王誇耀自己國家的軍隊。

一位日耳曼官員對他說:“我們君王有眾多附屬國,每個頭領都非常強大,他們各自都擁有精兵強將!”

這位使臣是個聰明人,答道:“我知道,隻要一聲令下,各個諸侯國就得出兵護駕;這讓我想起,我曾遇到的一次奇怪經曆,但卻是真實的。我在某個地方,看見了一條長著一百個頭的龍正想翻越柵欄。我的血液都凝固了,至少是被嚇壞了。可我僅僅是害怕並未覺得危險,因為那動物的頭各奔東西,身體無法向我靠近,也找不到出口。我覺得像在做夢,可這時另一條龍,突然出現,它隻有一個頭,卻有無數條尾巴。我還在驚訝中,就已被攫住。它的頭向前,身體和每一條尾巴便跟上,沒什麼能阻止它,它勇敢向前。我認為這就是你們國王和我們君主的寫照。”

告訴孩子

排場不過是個虛名,聲勢也無非是用來唬人的,隻有真正具備實力的人,到關鍵時刻才會發揮他的作用。所以,我們不要追逐聲勢、排場一類的虛名,而是應通過勤奮努力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實力才是最重要的。

256.訓斥

一個孩子在塞納河邊玩耍,不小心跌進河水裏,幸運的是,岸邊恰好有棵垂柳,他抓住枝幹,就可得救。正當他抓住了樹枝時,一個人從此經過。

孩子大叫:“救命,我快淹死了!”

這個人轉過身來,不顧險情,高聲訓斥起來:“啊!看看吧,幹蠢事的下場!你們的父母們是怎麼搞的,竟然教出你們這些小無賴。真是自討苦吃,我可憐他們這樣傻!”

這個人說完以後,才把孩子拉上岸。

告訴孩子

喋喋不休、橫豎挑剔、不適時的告誡,是為人愚蠢的表現。

257.想學老鷹的烏鴉

一隻老鷹叼走了一隻小羊,烏鴉看見了羨慕不已,也想學老鷹去抓一隻羊來作食物吃。

烏鴉在上百隻羊裏挑來選去,終於找出了最大最肥的那隻羊。於是,開始行動去捕獲那隻羊。

哪裏知道,羊毛又密又厚,緊緊纏住烏鴉的爪子,任憑它怎樣掙紮,都擺脫不了。

牧羊人聽到聲音,趕了過來,把烏鴉給關進了籠子裏。

告訴孩子

不要盲目跟從別人,適合別人的未必是適合自己的。

258.和牛比大小的蛤蟆

蛤蟆看見牛,覺得它魁梧健壯,而自己不過雞蛋大,於是心懷嫉妒,它開始拚命脹大,想和牛比個高低。

蛤蟆說:“告訴我,我是否夠大了?”

“不夠。”

“那現在呢?”

“還差得遠呢。”

“你再看呢?”

“還早著呢。”

這個小東西,拚命脹呀脹,結果脹破了肚皮。

告訴孩子

盲目和別人攀比,隻會讓自己變得更加的狂妄和無禮,這樣的人不僅交不到朋友,也不會有好的下場。

259.0和9碰在一起

88以為自己最大,盛氣淩人,不把9和0放在眼裏。它鼓動四張嘴巴,異口同聲地對9說:“你知道嗎?我是你的十倍隻差2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