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居安更當思危教育更需強化(2 / 2)

強化穩定高於一切的教育,不斷增強各族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社會動亂,生命都沒有保障,又何談幸福。任何一個國家和地方,如果沒有穩定的環境,什麼事都幹不成。沒有經過社會動蕩、在和平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一代,是無法真正懂得社會安定的重要意義的。也許人們還沒有忘記第29屆奧運會上21歲的伊拉克短跑女運動員達娜·侯賽因·阿卜杜勒-拉紮克,在奧運會前因為伊拉克方麵與國際奧委會的矛盾激化,伊拉克運動員不能參加北京奧運會,她聽到這一消息後傷心地一直在哭,當她的教練優素福·阿卜杜勒-拉赫曼安慰說:“你還可以參加2012年倫敦奧運會”時,達娜回答道:“但是誰敢保證我能活到2012年?”這是一個生活在戰火不息、動亂不斷國家中的青年人發自內心深處的悲涼之音,她多麼希望能生活在和平安寧的社會中!當前,我們正處在中華民族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期,穩定和諧的大好局麵來之不易。維護社會穩定,至關重要的是要堅持法律信仰的教育,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製精神,加強憲法和法律實施。要教育人們牢固樹立法律麵前人人平等的意識,自覺帶頭維護社會主義法製的統一、尊嚴和權威,不管是什麼人,不管是哪個民族,不管出於何種動機,都必須遵紀守法,都必須在法律的框架內行動。任何人踐踏國家法律、破壞社會秩序、侵害人民生命財產,都要受到法律的製裁。

強化民族團結教育,不斷增強各族人民群眾的凝聚力。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和保證。中華民族是一個血脈相通的共同體,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中,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也離不開漢族,各民族之間都相互離不開,各民族共同締造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共同開拓了祖國的遼闊疆域,共同捍衛了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共同推動了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但是,長期以來,西方敵對勢力一直把民族問題作為對我實施“西化”“分化”的突破口,在國際人權領域,不斷打出“人權牌”“西藏牌”“宗教牌”等來牽製我國,挑撥我國的民族關係,製造民族衝突。反思曆史和現實的教訓,就是要教育各族人民群眾深刻認識到: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則政通人和、百業興旺;反之,凡是民族團結遭到破壞,就會導致社會動蕩,發展停滯,各族人民遭殃。要繼續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和黨的民族政策,堅定不移地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製度,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努力促進各民族的共同進步和繁榮發展。堅持不懈地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堅定不移地高舉各民族大團結的旗幟,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民族團結好、祖國大家庭好的主旋律,進一步激發各族人民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熱情,引導各族幹部群眾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曆史機遇,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發展勢頭,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團結局麵。

民族由理想而聚,意誌因信仰而凝。共同的思想根基是我們永遠的精神支柱。有了這樣的根基,任何破壞民族團結、分裂祖國的圖謀都是無法得逞的;有了這樣的精神支柱,就一定能使民族團結更加牢固,就一定能夠形成萬眾一心反分裂、求穩定、謀發展的強大力量,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美好。

(原載於《中國統一戰線》200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