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於大乘門,卻執生死智!前頭人相應,即共論佛語;若實不相應,合掌令歡喜。此教本無諍,諍即失道意,執迷諍法門,自性入生死。
六
眾僧既聞,識大師意,更不敢諍,依法修行。一時禮拜,即知大師不久住世。
◇七◇
一
上座法海向前言:大師!大師去後,衣法當付何人?大師言:法即付了,汝不須問。吾滅後二十餘年,邪法繚亂,惑吾宗旨。有人出來,不惜身命,定佛教是非,豎立宗旨,即是吾正法。
二
衣不合傳。汝不信,吾與誦先代五祖傳衣付法頌。若據第一祖達磨頌意,即不合傳衣。
三
聽吾與汝頌,第一祖達磨和尚頌曰:
“吾來大唐國,傳教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第二祖慧可和尚頌曰:
“本來緣有地,從地種花生,當本元無地,花從何處生?”
第三祖僧璨和尚頌曰:
“花種雖因地,地上種花生,花種無生性,於地亦無生。”
第四祖道信和尚頌曰:
“花種有生性,因地種花生,光緣不和合,一切盡無生。”
第五祖弘忍和尚頌曰:
“有情來下種,無情花即生,無情又無種,心地亦無生。”
第六祖慧能和尚頌曰:
“心地含情種,法雨即花生,自悟花情種,菩提果自成。”
四
能大師言:汝等聽吾作二偈,取達磨和尚頌意。汝迷人依此頌修行,必當見性。第一頌曰:
“心地邪花放,五葉逐根隨,共造無明業,見被業風吹。”
第二頌曰:
“心地正花放,五葉逐根隨,共修般若慧,當來佛菩提。”
五
六祖說偈已了,放眾人散。門人出外·
五
大師言:汝等門人好住。吾留一頌,名自性佛真解脫頌。後代迷人,聞此頌意,即見自心自性真佛。與汝此頌,吾共汝別。頌曰:
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見三毒是真魔,邪見之人魔在舍,正見之人佛則遇。性中邪見三毒生,即是魔王來住舍;正見忽除三毒心,魔變成佛真無假。化身報身及淨身,三身元本是一身,若向身中覓自性,即是成佛菩提因。本從化身生淨性,淨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當來圓滿最真淨。淫性本是清淨因,除淫即無淨性身,性中但自離五欲,見性刹那即是真。今生若悟頓教門,悟即眼前見世尊。若欲修行去覓佛,不知何處欲求真!若能身中自有真,有真即是成佛因;自不求真外覓佛,去覓總是大癡人!頓教法者是西流,求度世人須自修,今報世間學道者,不於此事大悠悠!
◇九◇
一
大師說偈已了,遂告門人曰:汝等好住,今共汝別。吾去已後,莫作世情悲泣,而受人吊問、錢帛,著孝衣,即非聖法,非我弟子。
二
如吾在日一種,一時端坐,但無動無靜,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是無非,無住,坦然寂靜,即是大道。吾去已後,但依法修行,共吾在日一種。吾若在世,汝違教法,吾住無益。
三
大師雲此語已,夜至三更,奄然遷化。大師春秋七十有六。大師滅度之日,寺內異香氤氳,經數日不散。山崩地動,林木變白,日月無光,風雲失色。八月三日滅度,至十一月,迎和尚神座於曹溪山,葬在龍龕之內。白光出現,直上衝天,三日始散。韶州刺史韋據立碑,至今供養。
◇十◇
一
此壇經,法海上座集。上座無常,付同學道漈。道漈無常,付門人悟真。悟真在嶺南曹溪山法興寺,見今傳授此法。如付此法,須德厚上根,知心信佛法,立大悲,持此經以為依承,於今不絕。
二
和尚本是韶州曲江縣人也。如來入涅槃,法教流東土,共傳無住,即我心無住。此真菩薩說,直示行實喻,唯教大智人。是旨,依凡廣誓修行,遭難不退,遇苦能忍,福德深厚,方授此法。如根性不堪,稱量不得,須求此法,違立不德者,不得妄付《壇經》。告諸同道,令知密意[傳]。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