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層的觀念,即會認知激勵。激勵本來就是一種認知。同樣一件事情,我們認為它是激勵,它就是激勵;我們認為它不是激勵,它就不是激勵。比如,企業給你年終獎一萬元,你覺得很感謝,那你就受到激勵了;如果你覺得根本就不夠、不公平、被剝削了,那你就感受不到激勵。所以這一萬元是不是激勵,完全在於你自己怎麼看。
不管別人怎麼對待我們,我們都覺得是一種激勵,這是很了不起的。我們要靠自己打破不公平,而不是抱怨不公平。換句話來說,不管環境怎樣惡劣,我們以平常心來對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公平的事,最後一定會成功的。別人說我們好,我們很高興,這是一種激勵;別人說我們不好,我們也高興,因為這樣我們才知道自己的缺點,這也是一種激勵。能這麼想,就到處有激勵,工作起來也更有幹勁。
認知激勵還隻是中層的,還有一種更了不起的激勵,就是自我激勵。所謂自我激勵,就是根本不用別人激勵,自己會激勵自己。這種人前途無量,對他來說條條都是大道,怎麼走都行得通,這是上層觀念。
在我看來,一個常常抱怨沒有激勵的人,就會感覺物質性的東西不拿白不拿,你給他年終獎金他拿,但他很快就會忘了,因為他不會感謝。你如果不給他物質性的東西,隻給他精神性的東西,他會覺得你不實在,隻是嘴上講得好聽,他也就不願意付出了。這種人其實是跟自己過不去,這一輩子可能就因為有這種觀念而白白浪費了,就算有能力也沒有表現的可能。
如果這個人觀念改變,心存感謝,凡是正麵的激勵,就從正麵去想:“領導對我這麼好,我也要好好工作來回報他。”如果是負麵的刺激,他也會當作警惕而努力把負的變成正的。所以,我們要改變自己的態度,學會自我激勵,在肯定自己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價值。
激勵依層級有所分別
中國文化是陰陽文化,所以我們一方麵希望員工自我激勵,另一方麵也希望各級領導要真正用心去激勵,這樣才能夠相得益彰。不能完全要求員工自我激勵,自己卻放棄激勵的工作。作為領導一定要了解,很多自己認為是激勵的東西,在員工看來卻並不是激勵。
有位總經理說:“我們企業已經給員工優厚的待遇了,有年終獎金,平時福利也很好,工作環境也好,從來不要加班……這就是很好的激勵。”這種觀念是錯誤的。這些東西隻是外在的,隻能夠維持大家在這裏工作,並不能提高大家的積極性,所以不是激勵。
物質激勵是不可或缺的,但物質激勵不是關鍵,精神激勵才是關鍵。我常常跟一些高階主管說:“公司每年給你的獎金有幾百萬元,你都不感謝領導嗎?”對方說:“為什麼要感謝領導?我每年為公司創造上億元的價值,這幾百萬元算什麼?”物質有沒有用是相對的,當員工年薪有幾千萬元的時候,比較在意的反而是精神激勵。
中層的觀念,即會認知激勵。激勵本來就是一種認知。同樣一件事情,我們認為它是激勵,它就是激勵;我們認為它不是激勵,它就不是激勵。比如,企業給你年終獎一萬元,你覺得很感謝,那你就受到激勵了;如果你覺得根本就不夠、不公平、被剝削了,那你就感受不到激勵。所以這一萬元是不是激勵,完全在於你自己怎麼看。
不管別人怎麼對待我們,我們都覺得是一種激勵,這是很了不起的。我們要靠自己打破不公平,而不是抱怨不公平。換句話來說,不管環境怎樣惡劣,我們以平常心來對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公平的事,最後一定會成功的。別人說我們好,我們很高興,這是一種激勵;別人說我們不好,我們也高興,因為這樣我們才知道自己的缺點,這也是一種激勵。能這麼想,就到處有激勵,工作起來也更有幹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