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釵,史湘雲在尤三姐兒赴西海上任的第二年也嫁人了。嫁的正是衛家的小子衛若蘭。如今夫妻二人琴瑟和鳴,小日子倒也過的和和美美的。

尤三姐兒想到原著中衛若蘭戰死沙場之事便發生在西海沿子,如今西海沿子早已被柳湘蓮治理的固若金湯,朝廷各邊也有精通戰事的將領鎮守,況且自新皇登基後,興利除弊,肅清吏治,厲兵秣馬,連衛若蘭之父都不曾戰事,想來也不會出現衛若蘭戰死致使史湘雲流落風塵之事發生。

四姑娘惜春也在出孝之後被尤氏許配發嫁了。嫁的便是馮唐將軍的長子馮紫英。這些個心腹老臣原本就是一條心支持聖上的。原著中沒少給皇帝添麻煩,甚至還策劃出行刺謀反之事。如今趕著太子登基,與太上皇關係和睦,這些功勳老臣便也越發死心塌地跟隨聖人。再加上有些人家兒子孫成器,並沒有發生原著中四王八公十六侯皆傾頹敗落之事。便有某些子孫不成器的諸如寧榮二府這一類,倒也可以安享尊榮。

在這一點上聖人倒是頗為仁德中正,並不如原著那位刻薄寡恩。

不過令尤三姐兒沒想到的卻是薛蟠與邢岫煙這一對兒歡喜冤家。卻說那薛蟠本是個呆霸王,邢岫煙又素來不爭不搶,如閑雲野鶴。眾人當初聞聽這一門親事,皆歎邢岫煙是一朵鮮花查到了牛糞上,又恐薛蟠是粗魯之人,隻怕婚後會給邢岫煙氣受。

卻沒想到那薛蟠看著唬人,竟是個銀樣鑞槍頭。婚後不下幾個月,便被邢岫煙治的死死的。若說那邢岫煙,也從來都是溫聲細語,沒個高聲說話的時候。偏偏薛蟠就怕她,即便是見了邢岫煙皺一皺眉,薛蟠都不敢喘一聲大氣兒。

“……前年生了個姐兒,把那呆子樂得什麼似的。如今又懷上了,是來年四月份的產期。得知你回京了,她原本也想過來的,奈何身子重,她婆婆和那薛呆子都不許她出門,這才罷了……”

“……去年老爺要給二姑娘說親,說什麼看上了大同府的孫家。祖上乃是軍官出身,原是咱們家的門生,又有世交。叫什麼孫紹祖的……後來朝廷查處貪官,查出這姓孫的不但吃空餉,貪墨了皇上買戰馬的錢,聽說這當中還有大老爺的幹係……好在咱們家世交眾多,都說的上話,聖人又顧念著咱們家祖上的功勳,隻貶職罰銀,倒沒有如何處置。那姓孫的倒被斬了頭……二姑娘的婚事便也沒了著落。我瞧著可憐,索性也替她相看了人家兒,是齊國公家的長房庶子,打小兒是在主母身邊養大的,為人老實敦厚,家中主母也慈善,因著是一手養大的,待他比親兒子也不差什麼。如今到了適齡之年,便也想替這庶子相看個姑娘。家世當然要門當戶對,性情也很重要。最主要的是不能娶個性子太左強的,免得鬧得闔家不寧。我聽了這消息,倒覺得這條件跟咱們家二姑娘很是相配……”

“……三姑娘比之二姑娘更有不如。因著她生的好,為人又精明。去歲宮中大選的時候,便被二老爺二太太送進了宮。跟她大姐姐一樣,現如今也在女史的位子上熬煎著。也不知道多早晚才能熬出來……你說二老爺二太太究竟圖個什麼,家裏又不愁吃穿,難道子孫不成器,送個閨女便好了?當今又不是寵愛飛燕合德之流的昏君。便是看中了探春,又能怎麼樣呢?”

“……林姑娘也嫁了,林姑父做主嫁給了丞相袁閣老家的小孫子。袁家世代書香,乃詩禮大家,袁閣老又是國丈,這一樁婚事自然是門當戶對。那袁家的小公子也是容貌俊秀,天資超逸之輩。小小年紀進學讀書,十七歲就中了進士。現如今在翰林院奉旨待招,清貴得很。我瞧著也唯有這樣的郎君才配得上林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