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天下攘攘(1)(2 / 3)

王正才本來根本不喜歡體育,當他得知許少峰喜歡打乒乓球後,他就天天花時間練,在沒有強手與領導對打的時候他就可以臨時替補上去,不至於讓領導沒有對手。除了內強素質,還要注意氛圍的製造,他特意在局機關的體育室內增添了一長排椅子,專門排放在乒乓球桌的旁邊。一是領導打累了可以坐下來休息一會兒,二是領導打球的時候還得有觀眾來看,尤其是局機關的那些年輕漂亮的女職工,一個個不是想苗條嗎?你想苗條就必須來鍛煉,來打球,要是不會打也沒關係,可以來看別人打。這些人本來就在辦公室坐得無聊,就被王正才發動了下來當觀眾,觀眾一多,領導的積極性才能大增,球技也會發揮得更好。久而久之,女職工中也出現了幾位巾幗不讓須眉的,來與領導對打,無形中就在局機關出現了一個乒乓球熱。也有一些人不喜歡乒乓球卻喜歡羽毛球,比如張明華等幾個人。下午活動的時候,就分成了兩大陣營,很顯然,喜歡乒乓球的陣營要比喜歡羽毛球的陣營龐大得多。如果哪天許少峰因公事或者是市上有什麼會議來不了了,那兩大陣營很快就進行了分化,大部分乒乓球愛好者也打起了羽毛球,張明華那邊的人氣一下旺了起來。等許少峰一來,乒乓球這邊的人氣又旺了起來。

這些微妙的變化許少峰當然看得一清二楚,也能感覺到。他有時候也覺得這些同誌是不是有點太勢利了,但是,話又說回來,體育活動也是領導聯係群眾的一個平台,是改善幹群關係的機會,從而可以判定出你的群眾基礎好不好,人氣旺不旺,威信高不高。更多的時候,也是一種心理的需要。你要坐轎子,就必須得有人給你抬轎子,從古到今,莫不如是。如果沒有人給你抬轎子,或者說跟隨你的人太少了,那你一定會感到失落。

許少峰想到這裏,便會心一笑說:“這是一個機會,該說的話我都說到了,需要鋪路的話,你自己再想點辦法。”

王正才說:“謝謝許局的指點,其實,我的情況你是知道的,在官場中根本沒有任何根基,就是想鋪路也不知道在哪裏鋪,我隻有全靠你了。”

許少峰點點頭說:“說的也是,你放心好了,你的事我肯定會當我的事兒來辦的,我估計問題不大。”

王正才說:“有了許局的這句話,我就放心了。”此刻,當許少峰躺在沙發上,再一次想起汪書記說的話,想起單位裏的人與事,覺得還是不錯的,真的不錯,上有欣賞自己的領導,下有擁護自己的下屬,這副市長能當上固然好,當不上也沒關係,有汪書記這樣的領導賞識他,升一個台階那是遲早的事。

飯熟了,吃過了,林茹看著許少峰喝完了一口湯,才說:“少峰,我們得想辦法活動活動了,該鋪的路鋪一鋪。現在你的呼聲雖然很高,但是,畢竟還有其他兩個競爭對手,他們也不是平處臥的虎,你不活動,他們就可能會活動,這樣就有可能從優勢轉為劣勢。”許少峰聽了很是感動,他知道,自己能得到汪書記的賞識,不費一槍一彈就進入了三名備選人之中,這與林茹對於娟秀的熱情周到,多次上門服務有很大的關係,她的良苦用心他心知肚明,現在,她又說到了鋪路的事,這讓他更加覺得林茹胸懷與目光不同一般。

其實,許少峰何嚐不是這麼想的?在他們三人備選人中,他不是絕對的優勢,如果從資曆上來說,應該是周多民,他不僅在正處的位子時間最長,更重要的是,他現在是市上要害部門當一把手,直接與市長書記打交道。要是從年齡優勢上講,那肯定是彭成書,他是全市最年輕的正處級幹部,更重要的是他是省上下來的幹部,不知道還有什麼背景沒有。要是說政績,應該是非他莫屬。他到文廣局當了一把手後,首先是文化宣傳上去了,先後在省上拿了幾次大獎,為海濱市爭得了榮譽,也擴大了對外影響,從展示一個人的能力上來講,也能說明問題。

在他們三個人中,各有優勢,誰當選都有可能,但是,問題的關鍵是好多事並不是人們想象得那麼簡單,拚到最後,不是看實力,而是看關係。看誰的後台硬不硬,看誰的活動能量大不大,後台硬,能量大者,必然是競爭的優勝者。

許少峰不由得長歎一聲說:“我也想活動活動,但是,想歸想,做歸做,上頭沒有人,想也就成了空想。過去,有市委副書記潘大為關照著我,自從潘書記調到別的市去當一把手後,就是想活動也是背上豬頭找不到廟門。怎麼活動?隻好聽天由命了。能當上固然好,如果當不上,我就繼續幹我的老本行,也不錯的。”

林茹說:“話是這麼說,但是,如果失去了這個機會,還是令人感到遺憾。現在的社會風氣就是這樣,花小錢辦小事,花大錢辦大事,不花錢辦不了事,隻要能夠當上副市長,哪怕我們花一筆錢也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