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節(2 / 3)

這年的新春過後,皇宮裏就多了一個愛笑的小公主,胤禛起名叫綿愛。

這一年的七月,胤禩終於又再次的踏上了蒙古大草原。

這個姓博爾濟吉特氏的蒙古族皇後一出現在草原上就獲得了蒙古各部的好感,胤禩卻也不敢疏忽大意,因為在胤禩和胤禛的部署中,蒙古將永遠也必須是大清的盟友,因為她的北麵就是橫跨歐亞大陸的俄羅斯。

此行獲得巨大收獲那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隻是多個蒙古親王妃都帶著和綿寧年紀相仿的小姑娘的拜訪,讓胤禩明明白白感受到一件事情,綿寧已成了一塊眾人口中的肥肉,雖然這塊肥肉如今才十四歲。

這一天晚上,胤禩對著胤禛一陣感歎,胤禛當即拍板,綿寧的婚事現在堅決不議,起碼再過兩年,然後安慰胤禩:“你看,綿寧還是我們的小兒子。”

胤禩白眼,這樣自欺欺人有用嗎?不過,綿寧真的還小,不是嗎?

隻是回京以後,胤禩還是開始部署這件事情,開玩笑,綿寧,他兒子,自然要娶一個十全十美的女子來。

京城又隨之暗潮湧動起來,因為景成年間的第一次選秀就要開始了。

十三到十七歲的有資格的女孩子都一股腦兒的湧到了京城。而且眾人心中都十分矛盾,她們是奔著大阿哥去呢,還是奔著皇帝去呢?

胤禩自認精力過人,也不免看的眼花繚亂。而他看的,其實隻是一小部分,是精英中的精英。

對此事,胤禛在剛開始時就表明了態度,撇清了自己。

胤禛立場堅定,可惜的是,胤禩還是會時不時的、用胤禛的話來說就是居心叵測的對著胤禛說起這件事情,今天說這個人眼睛美,要給胤禛,明天說這個人嘴甜,要給胤禛。

但胤禛苦中作樂,樂觀的想這是好事情,說明胤禩妒忌了,這是在乎他的表現。

因此,這一撥人,在皇帝和皇後的兩邊努力下,以最快的速度被決定了未來。宗室、勳貴,三品以上的官員的子弟都沒有被放過,都一一被皇帝指婚。

有人憂愁,有人喜歡,但是大家對皇上身邊沒有添一個人,倒是有一個共同態度。隻是還沒等他們寫好折子呢,又傳出了皇後有孕的消息,立即嚇的大部分不敢動作,另有小部分人不敢獨自做那出頭鳥,此事又不了了之。

園子裏的胤禩正逼迫著胤禛起誓:從此以後,絕不再讓胤禩懷孕。

胤禛苦勸,連這樣的話都說了,“我們兩都那麼聰明,又男的帥女的美,自然該多多的生幾個”。

胤禩力爭不過,威脅道:“你不同意也罷,我有的是辦法。隻是到時候,你別後悔。”

胤禛心裏一涼,想想自己曾經過過的苦日子,又想想他們成婚四年以後,才生了綿寧出來,看來胤禩是必定能說到做到的,心裏就瓦涼瓦涼的。

不過和胤禩鬥爭,重要的是堅持不懈,死纏爛打,胤禛又苦勸,最後一句“你看,那些禦史們老叫著擴充後宮,但是你有身子他們就不叫了,所以我們還真是不能不生啊”。

一個皇帝才兩個兒子,確實是少了一點。

胤禩退讓:“那行,我們五年生一個。”

胤禛眼睛閃過問號。

胤禩好心解釋:“你不是已經改了選秀五年一次麼。”

胤禛把自己恨上了,這不是搬起勢頭砸自己的腳麼。得,隻好自認倒黴。

但是,胤禛是誰啊,真漢子啊,所以胤禩到底能不能成功執行他五年一生的計劃,還要兩說。

總之,日子就這麼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