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隻想上學(1 / 2)

裕源村樂家,有3子,都是由老太太一人所生。

祖父過世後,老太太喜歡在大伯家住,大伯父和大伯母都是宅心仁厚的老實人,每天都去田間務農。

大伯名樂浩楓,為了年年能豐收,在肩膀上紋了一顆地瓜,不要以為有紋身的都是流氓,嶽飛還有紋身呢。

大伯母李氏,兩人隻有一女,名叫樂懷琪,年齡比樂文大6歲,此女和他的父母性格截然相反。

樂懷琪性格活潑開朗,圓圓的臉上帶著頑皮的神色,長著一雙黑亮的大眼睛,膚如凝脂,黑亮的青絲上頭綰別致圓翻髻,身著一件綠色碎花羅裙。

樂氏家族同住在一個大宅院裏,宅院裏的三座大瓦房和村口處的5畝良田便是沈家的所有財產。

三座大瓦房分別位於院子的東麵,北麵,西麵。

北麵正對大門,大門兩側分東西。

每座大瓦房的麵積有一百多平方米,分為堂屋、廂房、廚房。

東麵那座大瓦房是大伯一家和祖母一起住,北麵的是樂文家的,西麵的是三叔他們家的。

樂文的父親排行老二。

排行老三的是樂文的三叔父,三叔父名樂浩景,娶有一妻,吳氏,生有一子,名叫樂天逸。

說起樂文的三叔可是個能人,在唐縣開了一間卜卦算命的卦鋪,主要靠給大戶人家觀風水、相墳地來賺錢。

聽說三叔小時候得過一位道人親傳的《易經八卦》,從而學得一身本領,為人卻小氣的緊,要他的錢財就像要的他命一樣,不過隻要不問他借錢,其他一切都好說。

三嬸和三叔是一個德行,都是小氣的要命,也應了一句老話啊,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因為三叔經常不在家住,隻有三嬸一人和他剛出生的兒子在家裏住,所以三嬸經常在大伯和樂文家蹭飯,不過大家也過的其樂融融。

而這個12歲的小丫頭樂懷琪可是祖母的的貼心小棉襖,祖母喜歡跟大伯一家住就是因為這個小丫頭,樂懷琪就是祖母的開心果。

自從祖父過世後,祖母一直都悶悶不樂,樂懷琪每天都依偎在祖母的懷裏撒嬌,不時講個笑話,翻個鬼臉逗老太太開心,老太太也是樂此不疲。

時間久了,老太太也沒有那麼傷心了,反而對樂懷琪的調皮可愛很是依賴,一天不見自己的孫女樂懷琪就覺得好像少了點什麼。

本來女孩子家家是不會起什麼名字的,一般都叫小妞,小丫頭,閨女什麼的。

可是樂懷琪從懂事起就吵著鬧著要二叔給她取名字,二叔好歹也是個童生,在樂家算是最有學問的了。

不過二叔卻很古板,自古來女子無才便是德,取名字都是大家閨秀的事,一個鄉下小丫頭取什麼名字嘛,就拒絕了小丫頭的要求。

後來小丫頭請來救兵,就是自己的祖母,祖母對樂懷琪的疼愛使得她也不管那麼多規矩了,命令二兒子樂浩軒一定要給小丫頭取個名字。

樂浩軒無奈之下,隻得硬著頭皮給小丫頭取了個懷琪,惹的小丫頭高興了好幾天呢。

不過就因為樂懷琪一個鄉下女孩子卻有了名字,村裏的長舌婦沒事就議論了起來,搞的村長都跑到樂家來了。

村長名叫劉景山,村裏大小事他都愛插上一腳,他來到樂家的院子,就對開門的樂浩軒講:“怎麼能讓咱農民家的女孩子取名字呢,你們又不是什麼名門望族。”

樂浩軒被村長訓斥的無言以對,隻能低著頭一言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