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胤禛希望她和弘曆之間能再續前緣,更重要的是胤禛害怕她會像那些遠嫁蒙古的皇室公主那般離開了繁華的京城後,適應不了草原的艱苦生活,最終落得個芳華早逝的命運。

但景嫻的性子,骨子裏的固執像極了胤禛,君既無心我便休,景嫻認清了弘曆的薄情與多情,驕傲如鳳凰般的她,她寧可選擇涅槃,而不是重新回頭,破鏡重圓。

弘曆不怪景嫻,也不怨他人,他隻能怪自己,恨自己太自負,曾經以為景嫻是自己的皇後,就算兩人無法和平相處,她也不會離開自己,她這一生就與自己圈在一起,不會分開。可命運卻偏偏跟他們開了個極大的玩笑,他們重生了,而且還是重生在男不娶,女未嫁時,可惜但正在他重新努力挽回心愛之人的芳心,明明在南巡之時,兩人已經更進一步了,卻不料原本期待塞外之行能更進一步時,卻是收到了羅敷已選定夫婿的消息。

當他得知蘊端多爾濟求娶景嫻時,他心裏十分憤怒,甚至想宰了他;聽到胤禎沒有立刻答應時,他心裏十分開心;得知道皇帝許諾景嫻婚姻自主時的慶幸和著急;看到蘊端多爾濟為了景嫻,為了能求娶佳人,麵對種種障礙,百折不饒時,既恨又感歎,換做自己未必能堅持下來,也許真是因為蘊端多爾濟的這份堅持和執著打動了景嫻的那顆冰封的心。

那時候的弘曆,真是後悔的要死了,為什麼要說服景嫻隨駕塞外,為了讓她散散的心去了騎馬。不但沒有借此機會和景嫻好好相處,增進一步感情,反而引來了情敵。在塞外,看到景嫻在馬上明媚的笑容,弘曆回想正是當初景嫻正是那神采飛揚的笑聲和笑容迷離了自己的眼,沒想到,這一次景嫻難得的笑容,被自己的費心思弄出來的笑容迷醉了另一個突然闖進他們地盤的蒙古年輕世子的心。蘊端多爾濟對景嫻一見傾心,多次向皇帝請婚,為了求取佳人芳心,離開蒙古,到京城,通通過種種努力來獲得大家的支持和景嫻的心,天不負其心苦,成全了他的心願,而自己終將失去了自己曾經以為還會有機會再續前緣的人。

弘曆回想起他們的初遇,那時候景嫻還是個粉雕玉琢的小娃娃,被胤禛抱在懷裏,漆黑的眼睛很有光芒,說起話來也是軟軟的,卻是十分悅耳動聽,是一個十分活潑的女孩子。www.YueduWu.com自己也曾嫉妒過她得到自己敬畏的父親的百般疼愛。但後來,慢慢地和景嫻接觸多,他也很喜歡比這個自己小七八歲的妹妹,聰慧懂事,美麗漂亮,倔強又固執,這個骨子裏像極了皇父的人,弘曆這才明白為什麼皇父會那麼疼愛她。

大概是那一次和弘晝等人一起去郊外騎馬,景嫻在馬背那高超的騎術,肆意飛揚而又充滿青春活力的笑容,那笑起來彎成月牙兒版的美麗眼睛,讓自己產生一種想珍藏一輩子,不讓別人看見,哪怕那個人是自己最敬畏的皇父,是自己最親近的弟弟的念頭。

聽到皇阿瑪把景嫻賜給自己做側福晉時,那時候的喜悅,遠超當初娶富察氏時。弘曆永遠也忘不了成親那晚景嫻那明媚嬌羞的豔麗,閃耀了在場所有人的眼,那時候的自己,分外得意,這份美麗永永遠遠都隻能屬於自己,而現在,他再也得不到了,是他自己親手把他丟失了!

和景嫻剛剛成婚時,那時候的他們新婚燕爾,琴瑟和鳴,景嫻會跟他談天說地,詩詞曲賦,琴棋書畫,她樣樣不缺,針線女工,也是拿的出手的。景嫻是個會使小性子的女人,會和自己鬧別扭,會逆著自己的意思,她不會為了討好自己而委屈自己,改變自己的原則。起先覺得很有意思,時間久了,習慣了被順從的弘曆也不願意有一個女人會不順著自己,為了能磨磨景嫻那剛直的性子,讓景嫻像其他的女人,讓他順著自己,弘曆也曾冷落景嫻,甚至還跟她慪氣,兩人也曾多次發生過爭執。在登基之初冊封後妃之時,弘曆故意讓高氏壓她一頭,原想看看景嫻的哭訴和討好,把屬於她的貴妃之位交給她,因為弘曆從來沒有見過景嫻討好自己,曲意奉承過自己的樣子,可惜弘曆再度失望了,景嫻知道自己隻是封了妃子,上麵還有高她的一頭的高氏和皇後時,景嫻很淡定地接受了這一切,似乎這一切都與她無關,似乎她就是應該是這樣子的。

那時候,他們都太年輕氣盛了,也太固執和倔強了。弘曆似乎忘了正是因為景嫻那與眾不同的性子吸引了自己,如果景嫻的棱角磨平了,她也就不再是那個會充滿活力與自信的景嫻,失去了她最初的生機。

弘曆不知道的是景嫻早已在潛邸時見慣了弘曆的作風,清楚的明白了這個男人的多情與薄情,即使還有一絲幻想,也不敢做太多的奢望。之後的日子,無論是在景嫻做妃子也好,還是做貴妃,甚至是皇貴妃,還是皇後,景嫻都安靜地存在在自己的宮殿的一個角落裏,儼然是一個不受寵的妃子,也是一個不想爭寵獻媚的妃子,安靜地存在著,不管這天與地,不管是受寵或者是失寵。隻是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那樣子的日子裏,景嫻覺得自己似乎失去了生機,隻是一個安靜存在著的會呼吸的活死人,這奢華的皇家宮殿院落和生活,讓她再也找不回最初的自己,隻有這靜靜地存在著,像一個人垂死的老人一樣,通過回憶,她還能感受到她曾經的快樂與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