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老聃莊舟(2 / 2)

“老神仙,謝謝你救了我們所有人的性命,我們無以為報,不知道我們能否知道老神仙的名諱,以供我們世世代代瞻仰敬拜。”百姓中,那名最初善意提醒林樂的老者忽然善意問道。

林樂微笑後就準備說出自己的名字,但話到嘴中卻忽然一變,鬼使神差的說出了兩個字:“老聃。”

百姓們感恩戴德的離去,林樂望著荒涼的田野,正準備察看一下自身詭異的狀況,但接著眼前景物又是一變,荒蕪的田野變成了一間簡陋卻不失雅致古樸的草舍。

在林樂身前的桌台上,正對著一麵銅鏡,銅鏡裏,自己從剛才的白發老翁又變成了一名年若五旬、略顯清瘦、留著半尺長髯須的文士。

“先生,太子殿下已在舍外等候了。”

就在林樂打量著自己新的變化時,一名二十許的年輕男子走到門外,恭敬的說道。

太子殿下等候?這應該是新一輪的考驗吧。林樂一邊思索著,看腦海裏有沒有什麼相關的記憶,一邊朝外麵走去:“好,我們走吧。”

草舍院門前,兩輛華貴的四駕馬車靜靜停放著,在馬車旁邊,站著一名錦衣玉袍三十許的俊朗男子,和十幾名宮廷侍衛。

看到林樂出來,俊朗男子拱手遙遙一拜道:“唐離見過先生。”

林樂搜尋著腦海裏的記憶,適應著角色,連忙還禮道:“布衣莊舟見過太子殿下。”

“先生請上車,此番大事就拜托先生了。”唐離語氣誠懇,充滿了期冀。

林樂道:“莊舟定全力而行,不負太子所托。”

兩人紛紛上了馬車,在馬車裏,林樂慢慢在腦海裏想起了整件事情。

在這個類似地球古代戰國的時代,莊舟現在所在的唐國國君唐文王特別喜歡劍術。於是許多劍士紛紛投其所好前來獻技,以至宮門左右的劍士達萬人之多。他們日夜在唐文王麵前相互拚殺,每年為此而死傷的人數以千計,但唐文王仍興趣不減、好之不厭。於是,民間尚劍之風大盛,俠客蜂起,遊手好閑之徒日眾,耕田之人日益減少,田園荒蕪,國力漸衰,其他諸侯國意欲乘此機會攻打唐國。

太子唐離為此憂慮不已,召集左右大臣商量如何能勸說唐文王停止劍士之鬥,又能不惹怒唐文王,以免弄巧成拙,最後所有大臣一致推薦了自己,也即是被自己附身的莊舟。

林樂明白唐離的苦心,他隱隱的感覺這個故事有點熟悉,不過一時卻想不起來曾在哪裏見過,此時他就要前往唐都拜見唐文王,他必須在見到唐文王之前,想到能夠勸說的辦法。

林樂眼睛微眯,思索起來,這件事可不比他之前對付騎兵,能夠簡單的用武力了事,因為他總不可能將唐文王暴揍一頓,或者殺了。

憑自己的實力去奪得劍士第一,再慢慢引導唐文王?林樂搖了搖頭,此計雖可行,但也不夠完美,因為按照腦海裏唐國現在的情況,最好是能改變唐文王的觀念,徹底杜絕劍士之風,讓百姓安居樂業,增強國力,防止唐國淪入戰火之中。

另一輛馬車上,太子唐離臉上俊朗的笑容也變成了淡淡的憂慮。雖然請到了大名鼎鼎的莊舟,但他對莊舟此行的成功率卻不敢報太大希望,因為他深知父王對劍術的喜愛,幾乎已經達到了癡迷的地步,連自己這個孩兒相勸都會勃然大怒,莊舟能行嗎?

他對將莊舟送入如此危險的境地感到一絲愧疚,不過現在唐國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隻要有一絲希望的計劃,他都不願放棄。

腦海裏,他不由想起了三天前,他第一次見到莊舟,對方的話語。

為了能勸說父王,他特提出了千金的賞金,但莊舟堅辭不收,莊舟道:“聽說太子想要用我莊舟的地方,是欲絕棄大王的癖好。倘若莊舟勸大王而逆大王之意,則下有負太子,我也會受刑而死,要千金何用?假使莊舟既能上討大王之歡心,下又使太子稱心,我在唐國何求而不得呢?”

一介布衣生活貧苦,卻對千金之賞視而不見,舉止出塵,或許這個莊舟真的能改變父王的觀念吧。

“讓開,讓開!你們這些賤民,竟敢擋馬大人的道,是不是想找死?前麵的馬車,讓到一邊。”

當林樂一行來到唐都,剛進入城門,就聽到前方傳來了一陣趾高氣揚的喝罵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