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範陽兵 【[舊唐書]十二月十二日安祿山舉反陷東都顏杲卿忠誠感發恐危宗社時從弟真卿為平原太守初聞祿山逆謀陰養死士為拒賊之計至是告杲卿相與起義兵惟角斷賊歸路】 [集]壓大山 【[白孔六帖]讓國皇帝穆宗親兄不為太後所愛故穆越次而讓皇不肯臣穆宗遂造船入海不知其處入海時留語四句刻於玉碑上雲小山大山全無氣羞見本邦人將身投化外國人以十二月十二日入海也故是日忌離家】 鷓鴣南翥 【[酉陽雜俎]雖複東西回翔命翮之始必先又飛逐月數如正月一飛而止但伏巢中不複起矣十二月十二日起南人設網取之】 禦女 【[新書]見前】 [雜]四顧 【[道經]是日玉晨大道君登玉霄琳房天下】 百福 【[又]是日太素三元君朝真謂之日】 [詩]修柯 【[蘇軾是日]遊七寶寺題竹上結根豈殊眾獨出林】 [詞]涵輝環翠 【[李居厚踏莎行趙寬夫是日生寄壽]星野雲峰南園迎臘開梅蕊】 天驥 【[又]照乘驪珠出閑】 寶花樓 【[又]春風侍宴】
[麗句]通用 【羞見小山壓大山讓皇鐫碑而入海怕聽雨喚翻晴喚內史銜葉以辭林[注]鷓鴣一名內史】
十三
[史]受敕 【[北齊書]王延宗幼為文宣所養年十二置腹上令溺巳臍中抱之曰可憐止有此一個問欲作何王對曰欲作衝天王文宣問楊愔愔曰天下無此郡名願使於安德於是封安德焉後延宗敗前在鄴廳事見兩日相連置以十二月十三日晡時守並州明日見尊號不間日而被圍經宿至食時而敗年號德昌好事者言其得二日雲】 上陽宮 【[舊唐書]代宗肅宗長子開元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生於東都初名俶年十五封廣平王玄宗諸孫百餘上為嫡皇孫宇量弘深寬而能斷喜懼不形於色仁孝溫恭動必由禮幼而好學尤專禮易玄宗鍾愛之】 都梁山 【[紀亂]唐時戴可師是日圍賊於下賊巳就降而可師自恃兵強不為備賊將王弘立者將兵數萬人快捷方式赴救奔突而前官軍潰亂遂為所敗可師並監使將校巳下鹹沒於陣】 黃家日月 【[舊唐書]黃巢曹州冤句人本以販鹽為事幹符中歲荒為盜以是日僭位國號大齊年稱金統仍禦樓宣赦且陳符命曰唐帝知朕起義改元廣明以文字言之唐巳無天分矣唐去醜口而安黃天意令黃在唐下乃也土德在金予以金王宜改年為金統】 巡鋪 【[會要]宋太宗雍熙二年詔貢士禮部引試分差官廊下勿容私相教授至真宗景德四年十二月十三日命喬希顏等自此遂為定製】 [集]行都賦 【[玉海]宋高宗建炎十七年是日施諤上】 青衣授書 【[樵書]尚謙益修侄初最與同聲義者也臘月十三日益修晨起有叩門為五言八句皆隱語辭曰東畔方生耳草頭八皿全一夕三人臥門內隱八天老翁成羽化黑犬右人牽耳邊絲亂墜禾鬥永相連益修未解沉吟次青衣忽失丙戌益修聯第有解前句者東畔生耳陳也草頭八皿益也一夕三人修也門內八天關也老翁羽化公也黑犬右人默也又佑也耳邊絲墜聯也禾鬥相連科也合之為陳益修關公默佑聯科九字益修後謁選得貴池令官監司】 [雜]遊東井 【[道經]是日天帝】 太乙朝元 【[又]是日天元】
[麗句]通用 【九州島翠鳳翔雲翅賦上行都半夜春蠶食葉聲聽來巡鋪廳前連兩日德昌安得衝天門內隱八天淡墨會須指日】
十四
[集]閱書 【[玉海]宋真宗祥符五年是日召近臣至龍圖又幸資政殿作詩命即席皆賦】 禦女 【[新書]見前】 [雜]海蟾生 【[道書]是日明悟弘道真君子誕】 [詩]走馬看 【[蘇軾是夜微雪往南溪小酌]南溪得雪真無價來未及消】
[麗句]通用 【觀書東壁愛飛龍爪怒猊渴驥集龍圖得雪南溪為詠鶴毛玉馬銀(上鹿下章)披鶴氅】
十五
[史]思父 【[齊書]王文殊字令章吳興故鄣人父入魏文殊思慕泣血終身蔬食不衣枲服麻縕而巳吳興太守謝聘為功曹不就每於十二月十五日未嚐不北望長悲如此三十餘年後太守孔琇之表其行改所居為孝行裏】 通漢鎮 【[隋書]袁充字德符性好道術頗解占候隋煬帝大業六年遷內史舍人從征遼東拜朝請大夫秘書少監其後天下亂盜賊並起帝不自安充以天文示象上表曰去年十一月二十夜有流星赤如火從東南向西南落賊帥盧明月營破其撞車至十二月十五日夜北有赤氣回紇將亡之應也帝大悅帝每欲征討充皆預知之】 木塔 【[宋史]占城國在中國之西南風俗以十二月十五日城外縛為王及人民以衣物香藥置塔上焚之以祭天人有疾病旋采生藥服食地不產茶亦不知醞釀之法止飲椰子酒食檳榔刑禁亦設枷鎖小過以四人拽伏於地藤杖鞭之二人左右更互捶撲】 鐵符 【[史纂]張繼先字嘉聞號翛然子二十代天師也宋徽宗崇寧二年澥州奏鹽池水溢上以問道士徐神翁對曰蛟蠥為害宜宣張天師命有司聘之十二月十五日張繼先入見上曰澥池水溢民罹其害故召卿治之命下即書令弟子祝永佑同中官投澥池頃雷雨晝瞑有蛟蠥死於水上後奏鹽課複常】 [集]白虹十二道 【[破邪論]周穆王五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暴風忽起林木傷折大地震動西方有南北通過連夜不滅穆王問太史扈多對西方大聖人滅度衰相現爾此時佛涅盤也】 [雜]西鬥降 【[道書]】 [表]石心木腸 【[蘇軾謝失覺察妖賊放罪表]臣軾言去年十二月十五日準淮南轉運司牒奉聖旨差官取勘臣前任知徐州日不覺察百姓李鐸郭進等謀反事臣尋具析在任日曾選差沂州百姓程棐令緝捕凶逆賊人致棐告獲前伴妖賊因依乞勘會施行至今年七月二日複準轉運司牒坐準尚書刑部牒奉聖旨蘇軾送尚書刑部更不取勘盜發所臨守臣固當重責罪疑則赦聖主所以廣恩自驚廢逐之餘猶在湣憐之數臣軾伏念早蒙殊遇擢領大邦上不能以道化民忠孝於所部下不能以刑齊物消奸宄於未萌致使妄庸敢圖僣逆原其不職夫豈勝誅況茲溝瀆之中重遇雷霆之譴無官可削撫巳知危至於捕斬群盜之功乃是鄰近一夫之力請言其始偶出於臣雖為國督奸常懷此誌而因人成事豈足言勞勉白列於涓埃庶少寬於斧鉞豈謂蕩然之澤許以勿推收驚魄於散亡假餘生之晷刻退思所自為幸何多此蓋伏遇皇帝陛下舞虞舜之幹示人不殺祝成湯之網與物求生其間用刑本不得巳稍有可赦無不從寬務在考實而原情何嚐記過而忘善益悟向時之所坐皆是微臣之自貽感愧終身論報無地布衣蔬食或未死於饑寒誓不忘於忠義雲雲】 [詞]朱唇玉羽 【[李之儀阮郎歸朱唇玉羽湖湘間謂之倒掛於嶺南謂之梅花使十二月半方出]下蓬萊佳時近早梅】 香心 【[又]魂欲斷恨難裁休見猜果如何遜是仙才何妨入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