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你是否願意變得富有?(1 / 3)

12歲的吉婭一直想要養一隻小狗,但是因為家庭負擔過重,父母沒辦法買給她,無意中她撿到一條白色的拉布拉多狗,命名為錢錢,她又在一次意外中拯救了錢錢。

一天,當吉婭想買一張自己偶像的新CD的時候,錢錢忽然開口說話了,讓她思考花光一個月所有的零花錢去買一張CD有沒有必要,它對吉婭說:“錢並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我也這麼覺得),但是當你缺錢的時候,錢就會變得格外重要。”吉婭忽然明白了“要把錢花在刀刃上”,並且要不斷變富才能滿足自己的各種“小小願望”。

幫助吉婭的第一課就是請她列出10個想變得更富有的理由。

吉婭的願望清單如下:

1.一輛18檔的變速自行車;

2.買所有我想要的CD;

3.可以買向往已久的漂亮的運動鞋;

4.可以經常給200公裏以外的我最好的朋友打電話,想打多久就打多久;(以下省略5000字,吉婭實在有太多想要實現的願望啊!)水湄想說的:

很多人覺得變得富有是一件糟糕的事,因為在他們心目中,富人非常貪婪,富人非常可惡,富人是罪惡的源泉。特別是80後這一代受到60年代父母的教育,他們因為經曆過曆史的變革,覺得“富”並不是一件好事情,他們腦海裏“有錢人”的最佳形象應該是《白毛女》裏麵折磨喜兒的地主黃世仁或者半夜學雞叫的地主周扒皮,“平淡是福”也許是80後小時候聽過最多的話,但我覺得,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逃避的借口,正如屌絲們得不到女神青睞,就趁機貶低這個女人其實沒什麼好的。時代變遷,看看周遭早已經不是那個可以吃大鍋飯、等著單位集體分房子的“年代”,大多數80後在不久的將來要麵臨在拚搏了幾十年的一線城市裏,連個茅房都買不起;在拚搏了幾十年的一線城市裏,因為連茅房都買不起,連個對象也找不到!

在拚搏了幾十年的一線城市裏,孩子因為自己沒戶口沒辦法就近入學,必須回老家,和親爸親媽分離;在拚搏了幾十年的一線城市裏,永遠擠地鐵,不知道駕駛馳騁為何物;在拚搏了幾十年的一線城市裏,流幹了自己的汗水,卻老無所依,養老成了一個未知數。

現實總是很骨感,逼迫得理想也沒辦法很豐滿。平淡是福,可是沒有錢,如何追求平靜、淡然的生活?正如小狗錢錢所說,金錢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沒有錢的日子,你更是無法辨別什麼對你是重要的,什麼又對你是毫無意義的。很多人說,我的工資夠花了,每個月還有結餘,扔到銀行存個定期,一年下來也有1、2萬結餘,還能去旅旅遊,吃吃飯,何苦天天苦逼關注投資理財?很多人不也在股市裏賠得傾家蕩產?我想說,享受安逸的現世是對自己的未來不負責任,仔細算算,人生沒有一天是可以讓我們揮霍的,你自己一個人可以沒有追求,工資管飽,但是有沒有想過,如果你忽然失業了,每個月那點結餘夠你支撐多久?你的父母如果生病急需用錢,你要變成孫悟空拔幾根猴毛變點金子出來嗎?如果你願意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就要像小狗錢錢所說,給自己找到“變富”的理由,不斷規劃,激勵自己,實現不為金錢發愁的目標。

金錢本身並無好壞之分,金錢是中性的。曾經世界上最富的人,比爾·蓋茨,同時也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基金比爾及梅林達·蓋茨基金。當然,我們也看到了很多土豪一時得勢,忘了自己姓甚名誰,“我爸叫李剛”的事件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