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曾說:“生命本身沒有什麼意義,你要能給它什麼意義,它就有什麼意義。與其終日冥想人生有何意義,不如試用此生作點有意義的事。”作家餘華在其小說《活著》的前言中說:“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人生猶如一首歌,音調高低起伏,旋律抑揚頓挫;人生仿佛一本書,寫滿了酸甜苦辣,記錄著喜怒哀樂;人生就像一局棋,布滿了危險,也撒遍了機遇;人生恰似一條路,有山重水複的坎坷,也有柳暗花明的坦途;人生如同一條河,有時九曲回腸,有時一瀉千裏。
生命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隻有一次,但是對生命的感悟卻因人而異。短短數十載,人這輩子,該怎麼活呢?
人這一輩子,活著是美麗的,活著就是一種幸福。活著還可以感受溫馨的陽光,編織各種絢麗的夢幻。曾幾何時,煎熬中苦撐度日的我們,不經意間已是風光無限,當初那似乎致命的陰霾全都化作了虛無。此時,你就會暗自慶幸“我還活著”!經曆過死亡的洗禮,才知道活著有多麼可貴!不曾哭過長夜的人,不足語人生。
用不著把年輕的心靈裝點得沉重,表麵上的滄桑,外在的嚴肅,並不能讓你上升為哲人;用不著為一次小小的挫折而痛哭流涕,人生本來就充滿坎坷,沒有創傷的珍珠貝,怎會有閃爍迷人的晶瑩;用不著把一句:“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的千古絕唱反複品味出苦澀而徒自悲傷。我生命的指針處在八九點鍾,正是旭日東升的美好時刻,隻要我努力地前行,世界的各個角落都會看到我的身影。
日本作家池田大作說:“在我們的周圍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況——物質上的富裕反而招致精神上的貧困。”活著有太多的誘惑,在眼花繚亂的世界我們很容易中迷失自己。
一碗櫻桃擺在桌麵上,世人也許會有兩種反映,一種人挑最大的先吃,另一種人把最大的留到最後吃。按理說,第一種人應該高興,因為他每吃一個都是那碗櫻桃當中最好的;第二種人應該悲觀,因為他們會覺得手裏是最不好的。不過事實上卻正好相反,原因是第二種人還有希望,第一種人隻有回憶。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出眾的人才,很多東西也不是想要就能得到的,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們好好活著。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色,如果你不能長成一棵大樹,就做一叢灌木,如果不能成為一叢灌木,就做一株小草。隻要保持了自己的本色,生命同樣絢麗奪目。平凡人的天地難道不可以有一番絕美的風景嗎?一壺濁酒,幾碟小菜,瓜棚豆下,雞鳴狗叫,兒歡女繞,豈不也是非常快樂嗎?隻有簡單快樂,未必就是誌向不高。很多時候,這遠遠超出不切實際的好高騖遠。有時候,放棄未必意味著失去,或許隻是揮別了曾經的錯誤。
生活本身是很平凡的,大起大落的人生不是誰都有的。其實,幸福也是很平凡的。柏拉圖曾說“決定一個人心情的,不在於環境,而在於心境。”。這個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到處都是滿撒的陽光,生活的奮鬥目標則是讓自己豐富才能感知世界的豐富,隻有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間的美好。尼采曾說過:“生命敢於承受生命的無意義而不低落消沉,這就是生命的驕傲。”
其實,對於生命的理解,見仁見智,本書就從十個方麵來跟大家交流人生的“活法”,闡釋生命的真諦。
首先,活著是為了什麼?父母生而育之,長大成人,為了吃飽喝足而活,為了給至親盡孝而活,還是生命原本就有它的意義?命運是不可戰勝的?人上來便是“命中注定”的?到底是人定勝天,還是命中注定呢?人活一世,難免經曆苦難,不如意十之八九,怎樣麵對著八九成的人生概率呢?遇到事情,喋喋不休,抱怨不停,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嗎?
其次,這個世界上有一抹表麵的灰暗,但其中的真善美也不容忽視。親情、友情、愛情,怎樣去珍惜,怎樣去善待,怎樣去體味生命中的美好?
……
人生的種種,本書都將伴你慢慢地品味,也許能幫你找到點滴的領悟,希望在讀者的閱讀之餘,能夠在掩卷之間會意一笑,體味活著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