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1940—1962)出生在湖南望城(今長沙)。他出身於貧農家庭。7歲就成了孤兒,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新中國成立後,受到黨和人民政府的親切關懷,被送入學校讀書。1960年1月,他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編入工程兵運輸連。入伍後,他自覺學習毛澤東的著作,努力改造世界觀,苦練殺敵本領,以強烈的國家主人翁責任感,自覺地為黨分憂,經常想到國家和集體,克己奉公。他除完成本職工作外,還想法為黨多做工作,經常利用節假日和休息時間做好事,助人為樂,“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1962年8月15日雷鋒同誌因公殉職。
回顧雷鋒的一生,既是平凡卻又是偉大的,他所做的每一件小事,都體現著他的理想和追求,他的奉獻精神、犧牲精神、艱苦奮鬥的精神,處處都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閃耀著共產主義道德的光輝。雷鋒犧牲後,國防部於1963年1月7日命名他生前所在班為“雷鋒班”。同年3月,毛澤東等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都為雷鋒題詞,號召全國人民向雷鋒學習。從此,學習雷鋒作為一項對廣大青少年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經常性活動,深入持久地開展起來。
影視萬花筒
電影《尋找微塵》
《尋找微塵》是一部公益電影,影片描述一對農村母女,因女兒上大學負擔不起上學費用而退學。署名“微塵”的好心人給這位女兒捐助了一萬元,希望她繼續讀完大學。豈料母親突然身患癌症,女兒帶著母親來青島治病,並要把這一萬元退還給“微塵”,這期間,一對母女遇到了無數的“微塵”。影片最終尋找到微塵,但微塵卻留下一句:“微塵是誰並不重要。”
你身邊是否也存在“微塵”,“微塵”是誰重要嗎?
“微 塵”
2004年青島一位不知名的捐款人在捐款時首次以“微塵”署名,隨後青島市民紛紛效仿“微塵”,擴散成一個愛心群體。
青島微塵不僅是一位普通市民,而且是一個充滿愛心的群體,她頻繁出現在青島市各種公益活動中;微塵,同時也是一個關愛他人的符號,以它命名的募捐箱、徽章走進島城的大街小巷;微塵,是一段記錄城市文明的曆史,它的所有資料被檔案局永久收藏……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陶行知
陶行知的一生,是在人民塗炭、國家多難、民族危急之秋度過的,他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與勞苦大眾休戚與共,與共產黨人親密無間,為人民教育事業,為中國的民族解放和民主鬥爭事業鞠躬盡瘁,奮鬥終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句話正是他為人類、為教育事業奉獻一生的宣言。
文學品讀社
雷鋒之歌(節選)
雷鋒(1940—1962)出生在湖南望城(今長沙)。他出身於貧農家庭。7歲就成了孤兒,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新中國成立後,受到黨和人民政府的親切關懷,被送入學校讀書。1960年1月,他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編入工程兵運輸連。入伍後,他自覺學習毛澤東的著作,努力改造世界觀,苦練殺敵本領,以強烈的國家主人翁責任感,自覺地為黨分憂,經常想到國家和集體,克己奉公。他除完成本職工作外,還想法為黨多做工作,經常利用節假日和休息時間做好事,助人為樂,“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1962年8月15日雷鋒同誌因公殉職。
回顧雷鋒的一生,既是平凡卻又是偉大的,他所做的每一件小事,都體現著他的理想和追求,他的奉獻精神、犧牲精神、艱苦奮鬥的精神,處處都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閃耀著共產主義道德的光輝。雷鋒犧牲後,國防部於1963年1月7日命名他生前所在班為“雷鋒班”。同年3月,毛澤東等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都為雷鋒題詞,號召全國人民向雷鋒學習。從此,學習雷鋒作為一項對廣大青少年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經常性活動,深入持久地開展起來。
影視萬花筒
電影《尋找微塵》
《尋找微塵》是一部公益電影,影片描述一對農村母女,因女兒上大學負擔不起上學費用而退學。署名“微塵”的好心人給這位女兒捐助了一萬元,希望她繼續讀完大學。豈料母親突然身患癌症,女兒帶著母親來青島治病,並要把這一萬元退還給“微塵”,這期間,一對母女遇到了無數的“微塵”。影片最終尋找到微塵,但微塵卻留下一句:“微塵是誰並不重要。”
你身邊是否也存在“微塵”,“微塵”是誰重要嗎?
“微 塵”
2004年青島一位不知名的捐款人在捐款時首次以“微塵”署名,隨後青島市民紛紛效仿“微塵”,擴散成一個愛心群體。
青島微塵不僅是一位普通市民,而且是一個充滿愛心的群體,她頻繁出現在青島市各種公益活動中;微塵,同時也是一個關愛他人的符號,以它命名的募捐箱、徽章走進島城的大街小巷;微塵,是一段記錄城市文明的曆史,它的所有資料被檔案局永久收藏……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陶行知
陶行知的一生,是在人民塗炭、國家多難、民族危急之秋度過的,他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與勞苦大眾休戚與共,與共產黨人親密無間,為人民教育事業,為中國的民族解放和民主鬥爭事業鞠躬盡瘁,奮鬥終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句話正是他為人類、為教育事業奉獻一生的宣言。
文學品讀社
雷鋒之歌(節選)
賀敬之
雷鋒——
你是一個
平凡的,但卻
偉大的——
永不生鏽的
螺絲釘!
哪裏需要?
看雷鋒的
飛快的
腳步!
哪裏缺少?
看雷鋒的
忙碌的
身影!……
……嗬,馬上去
給大娘澆地——
現在
麥苗正要返青……
……嗬,立刻把
自己省下的存款
寄給公社——
支援
受災的農民弟兄……
時代在發展,文學創作在前進。時至今日,有關雷鋒題材的文學創作並沒有隨歲月而消逝,這說明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