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叛逆(1 / 2)

薛家少年既然不情願被崔族利用,那就被自己利用一回吧。

靈機一動,或者是一時興致來了,無所謂怎麼形容,總之就是,李承道想到了個有意思的點子。再客觀些的說法,就是事關呼己的隨便胡來了。話說回來,這似乎就是他的性格,她聽說了多半是笑罵他兩句、見了麵拳打腳踢一陣子罷了。

怎麼說呢,一毛錢玩兩次李承道很少幹,但不代表不會這樣玩。當初半真半假地用來敷衍崔博陵的理由,現在完全可以再拿來敷衍那位薛家少年。腦袋裏整天裝著英雄難過美人關的浪漫嘛,這個理由,太符合他們的臆想了。

何況,謊言傳千遍,不成真理也快了。到了世上所有人都認為孫道非崔族小娘子不要時,其他人想要與崔族搭親,就得好好考慮考慮了。至少,會心有芥蒂;雖然對一心聯姻的人,可有可無,但聊勝於無。

而重點是,用過的計策能再次利用並且起作用,怎麼想都是賺了吧。

將手中的情報一扔,李承道將視線投到李承乾大~帳那邊。

現在的關鍵是,薛仁貴不願意與李承乾同去長安投軍!而其中的緣由,李承道完全無知。從自己所儲備的知識裏找不到答案,也是李承道將這個工作交給李承乾的原因之一。自己與人正常寒暄這方麵不擅長,再加上人懶,是李承道退後的第二個原因。最後,便是薛仁貴本身的作用了。

後話暫且不談,李承道做好了後續打算,中間沒能接起來沒用。所以,他收拾了心情,重新拿起那份情報,試圖再找出些之前遺漏的重要消息……

差不多相同的時間,長安那邊也沒消停些。

先是武照。

小丫頭跑到孔穎達那裏變著彎兒尋求李世民的“幫助”,嚇得孔穎達老心髒一跳的同時,又讓聽見了孔穎達彙報的李世民一樂。然後,李世民就在孔穎達百思不得其解的情緒中,同意了小丫頭的請求。

孔穎達頓時就震驚加震驚了,愣在當場,久久沒回過神。

李世民當然不會給他解釋,不僅不給他解釋,而且用揶揄的神情盯著老頭兒看。看得孔穎達都有些尷尬了,偏偏李世民順便還一本正經的處理著政務。

見李世民沒了其他事要吩咐,孔穎達知趣地及時退了,盡管他很享受大殿內不冷不熱的溫度。而在李世民眼中,則是老頭子臉皮終於薄一回了。

孔穎達前腳踏出了兩儀殿,下一秒李世民便收斂了笑意。

武家的武照啊。

他一個人無聲地感慨。

武代李興的謠言,始終在李世民心頭飄蕩。而武照,就是他考慮的重點。

李承道安排她去經商,以需要銀子為借口,李世民相信,不過李世民更願意相信,李承道是在安排武照的未來。那麼,為什麼這樣做就顯而易見了。

經商的女子,當然不能為官或者為妃了,也就斷絕了武照入朝入宮的路。武照沒覺得有什麼不妥,李承道認為不錯,那自己就更不能覺得有什麼不妥、拖後腿。再怎麼說,人家的姐姐還是自己的未來兒媳,未來自己還得認她做幹女兒。

話說,對於武照硬要與李承道對著幹這事兒,李世民偶爾會有另類的打算。夾雜其中的臨川,則為李世民有意無意地忽略掉。但是否真的看也不看想也不想,隻有以後的他自己知道。

現在,他是由於某些心思而聯想著想起了自己的長子,李承乾。準確的說,是李承乾派人加急趕回來送的奏折。再精確些,就是製冰的法子了。

而這回事,又一次證明了,李承道有什麼好東西假如不是到時候自然而然用出來造福自己,那根本不知道。就像這回出宮去一趟河東道,如若不是夏天,那家夥一定不會想起來人工製冰的法子的。盡管這法子,如自己兒子所說,能夠造福千萬百姓,甚至於稱得上是一大驚天大發現。

至於會讓自己儲存了一個冬天的冰塊像是一個雞肋,與冰棍這些小事兒,是不在李世民考慮範圍之內的。相比於自己對孩子的疼愛,他請願自覺地將這拉近兒女們之間關係的事,讓給李承乾……

太陽撒歡的中午,李世民享受著冰塊帶來的涼爽,他的兒子女兒們同樣也跟著父親一道享受著。

在自己的空間裏,初夏的炎熱對他們的影響近乎為零,也讓他們有精力開動自己那顆與眾不同的小腦筋。巴陵就是那些眾多兒女之一。

得寵不得寵,她都是公主,這一點永遠也不會改變。類似地,得寵與否,她家小七哥永遠是她的小七哥。汝南的交好,巴陵高興也好感動也罷,不能磨滅那段不長也不短的記憶。

正如她害怕別人會忘記她一樣,巴陵相信,自己的小七哥也怕自己被相近的人逐漸遺忘。

換位思考的感同身受,巴陵終於有了決定——既然二哥要選擇性遺忘,那自己就偏偏不讓他如願。

哪管我死後洪水滔天之時不敢當,但用互相傷害的疼痛讓二哥記起小七哥、記住自己,應該也不錯吧。

這樣,汝南姐姐就不用勉強自己了。既然是清淨淡泊的性子,那為什麼要其背道而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