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大道論(2 / 2)

不論是哪一方輸贏,但是其理論想要徹底讓人信服卻是不可能。

而劉勝之所說大道論,卻直接跳出巢,從理論上徹底解決此問題。

在座這些人,都是門閥貴族子弟。各個都有極高的玄學修養。換句後世的話來說,都有很高的哲學修養。

因此,才能越發理解劉勝之所說的話,確實如何的振聾發聵。

劉勝之開始以拈花微笑登場,如果說開始那般表演,還能夠被人當成小聰明而已,不值一哂的話。

那麼在先聲奪人之後。劉勝之再拋出此番道教理論,就是直擊人心。

便是王獻之兄弟,都聽的如癡如醉。更不要說其他人了。

便連那老僧竺道孚,卻也強不到哪裏去。豎起耳朵來聽,神色之間越發恭敬。

直覺劉勝之字字句句,似乎都已經接近了自己心中疑難已久的種種問題。

許多百思不得其解之處,盡數豁然貫通。就彷佛甘露灌ding一般爽快,渾身十萬八千毛孔一時間俱如吃了冰淇淋一般。

大道論從理論上,方方麵麵的解決了當時道教所遇到的種種問題。

劉勝之講道:“觀此生死之道,人以為常,誠為可惜。然其疾病臨身,亦有求醫調治,望起沉屙,圖延歲月者,此時即有求生之心,又何益乎”

說到這裏,大有深意的看了看王獻之一眼。

王獻之同樣聽的十分爽利,聽到此處,又見到劉勝之這一眼,頓時恍悟。

心中暗道,這段話,定然是說來與我聽的。

他原本,就有殉道之心。隻覺著便是寧可病死,也不能叛道。死後還有著杜氏神道的庇護。

但是這刻,聽了劉勝之的話,無由得渾身就起了一層雞皮疙瘩。想起劉勝之方才所說:“人能率此天性,以複其天命,此即可謂之道,又何修道之不可成道哉

奈何靈明日著,知覺日深,血氣滋養,歲漸長成,則七情六欲、萬緒千端,晝夜無休息矣。

心久動而神漸疲,精多耗而氣益憊。生老迫而病死之患成,並且無所滋補,則疾病頻生,而欲長有其身,難矣……”

這番道理,越是琢磨越是覺著其中高深玄妙不可盡言。甚至把佛教的理論都給包容進入其間。

覺著人身之貴,大為不易。輕易舍棄,太過愚蠢。

卻不知道,這個時候的道教差不多還停留在鬼道層次。便是日後上清,三皇,靈寶等派興起。

卻依舊還停留在以道術惑人的層次,或者說停留在以神跡來傳教的宗教低等層次。

對於各種形而上的理論,並無所發揚。因此,那些後來的那些士大夫們,滿足不了精神層麵的滿足感。

開始漸漸的背棄道教,皈依佛教。其中就有著很深的關係。

不像是佛教,吸收了魏晉玄學的理論,更是從天竺不斷的求取經典。教義不斷完善和發展。徹底壓過道教。(未完待續。。)

https://www.biqiuge8.com/book/1293/851790.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wap.biqiuge8.co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