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後的女人
作者:白露
一
這是28歲的媚娘再次入宮一個月以來第一次見到蕭淑妃。
原來應該一來就去拜見的,可皇後說:“我宮裏的人不必特別去拜見那個女人。”媚娘深知,毫無背景和靠山的自己,現在隻能乖乖唯皇後馬首是瞻,可她心裏還是充滿了對那個從未謀麵的女人的好奇。
是什麼樣的人,能短短三個月就升到淑妃,甚至在皇帝重見到自己以前,專寵達三年之久。她是那天想殺死自己的人嗎?而這一個月,皇上天天都和自己歡娛,她一下子失寵,難道不是應該氣急敗壞嗎?
皇上天天駕臨皇後寢宮,可每次都隻寒暄兩句,就匆匆帶媚娘走。剛開始,皇後還會試圖說:“皇上在這裏休息也是一樣的。”幾次討了沒趣後,媚娘看見皇後的眼睛裏充滿了嫉妒和怒火。媚娘知道如果某天皇後對她的妒火衝破了對蕭淑妃的妒火,那麼這個女人很可能到時候聯手蕭淑妃來對付她,而如果在那一天,她還沒有積聚足夠的力量,那麼她們要殺死她比踩死一隻螞蟻還容易。
與蕭淑妃的戰役在所難免,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所以媚娘抓緊一切機會從宮女太監的閑談裏描摹蕭淑妃的模樣,越是描摹,越是模糊。她高而清瘦,生在大唐,並不算得上是一個美女,她有的時候很冷漠,從不和其他妃子來往,能一個人在宮裏呆一整天不說一句話;有的時候又很溫暖,會為了一幅好刺繡專程駕臨宮中繡匠親致謝意。媚娘對蕭淑妃的好奇簡直超過了對這個寂寞深宮的恐懼,也超過了對那遙遠的如意的思念。
這一天是重陽節,是所有嬪妃和宮中的老太妃們同樂的日子,也是媚娘伺機觀察和結識宮人的日子,更重要的是,媚娘需要去拜訪一個人,太宗皇帝的德妃,現今的越國太妃,燕氏。燕氏之母和媚娘之母是堂姐妹,媚娘上次入宮便承她照料。德妃話語不多,但做事極有分寸主張,又很有才華,曾深受太宗寵愛,是少數幾個媚娘尊敬的人之一,媚娘幼時便以獲得與燕氏相當的地位作為自己的目標。
宮中不宜到處拉著人問路,媚娘隻能憑著記憶尋找燕氏所在,一路低頭疾行,卻不料一頭撞進了一個人的懷裏。媚娘找路已經找得暈頭轉向,三年不在,這皇宮怎麼好象又大了些,再被這一撞,頓時懵了,隻覺得來人的懷抱柔軟中帶著淡淡茶香,一時不知如何自處。
那邊,宮女的喝斥聲早傳來:“大膽!你叫什麼名字,這麼不懂規矩?!”
媚娘慌忙跳開來人的懷抱,跪下老實應對道:“武媚娘,不慎衝撞了娘娘。”
來人並沒有停下腳步,隻是淡淡地說:“沒事了,起來吧。”
那宮女忙跟上去,嘴裏念著:“也就是撞到的是淑妃娘娘,要是撞上的是別人,早打死你了。”
媚娘吃了一驚,原來這就是自己一直“朝思暮想”的蕭淑妃!待再抬眼望去時,蕭淑妃早已走遠了。好容易撞上了,卻連對方是個什麼模樣都沒有看清楚,媚娘兀自懊悔著,兜兜轉轉竟給她尋著了燕氏寢宮。
宮人往裏通報後,隻聽裏麵燕氏歡喜道:“又來了一個才貌雙全的,快叫她進來吧。”
媚娘一進屋便要下拜,燕氏忙上前攙住,拉著她的手說:“好久不見妹妹,妹妹受苦了。”說著眼圈便是一紅。
旁邊有個人平靜地勸解:“兩姐妹相見,總要高興些才是。”
媚娘聽著聲音熟悉,循聲看去,竟是蕭淑妃!
蕭淑妃見到她也略有些意外,但隻微微一笑,仍保持著一貫的平穩口氣:“早知道你急匆匆是到這裏來,我便帶你一起過來了。”
燕氏笑道:“原來你們之前遇見過啦——我近年一直隨兒子居住在越國封地,隻重陽時節回宮與老姐妹敘舊,所以原來住的地方也更改了,也難怪媚娘尋不著。媚娘,這位可是今上最寵愛的蕭淑妃呢。”
媚娘這才得以正大光明地打量起蕭淑妃來。她有一雙清亮的眼睛,因為臉頰消瘦,越發顯得眼神清亮。蕭淑妃還是一個淡淡的微笑:“誰都知道,今上現在最寵的是武媚娘。”
蕭淑妃說這話的口氣是如此安詳,聽不出一絲一毫的敵意,就像在說著和自己無關的一件事。媚娘審視著她清如湖水的眼神,也看不到一點的掩飾。
天,這是個怎樣的女人!媚娘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女人若不是神仙,便是妖精,竟可修煉到這樣的境界。
蕭淑妃似乎沒有注意到媚娘審視的目光,隻看著燕氏問:“太妃這次在越國有些什麼趣事說來聽聽呢。”
燕氏興致勃勃地說道:“正有一件奇事,說給你們聽,所謂盛世出奇才,我們越國,有一個小孩子,才七歲,寫出來的詩可一點不比大人們差呢。”
說著,拿出一張紙遞給蕭淑妃和媚娘。兩人各拿一邊,並頭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