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而有效的溝通,

使你的效率成倍增長

西方有句名言,“如果不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你就別做出人頭地的夢了!”高品質的溝通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化解因誤解而產生的矛盾,產生良好的鼓舞和激勵作用。培養溝通力,從一個人說話的分寸與技巧、姿態和語調開始,分時間、分場合、分對象,恰到好處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和觀點。

把語言當作成功的第一要素

成大事的秘訣非常多,而口才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事業的成功與失敗,往往決定於某一次談話。在富蘭克林的自傳中有這樣一段話,“說話和事業的發展有很大的關係,你出言不慎,將不可能獲得別人的合作,別人的幫助。”這是千真萬確的,所以,你想獲得事業的成功,必須把語言當作成功的第一要素。

無論你多麼天資聰穎,接受過多麼高深的教育,假如你無法得體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你仍舊可能會錯失一次次機會。而要想讓別人喜歡你、承認你,必須培養自己的口才能力,隻有這樣才能打開你與他人之間溝通的大門,彼此的心靈才能碰撞產生共鳴。

楊瀾的轉折點來自應聘《正大綜藝》的主持人。在此之前,她隻是北京外國語大學的一名普通大學生,並沒有什麼驚人之舉。正大集團結束了與幾個地方台的合作,轉而與中央電視台共同製作《正大綜藝》。雙方決定要挑選一位有大學經曆的女大學生做主持人,楊瀾也被推薦參加試鏡。

說實話,楊瀾並不被人看好,隻是因為她的氣質較佳,所以才能一路過關斬將殺入總決賽。據一位導演透露,雖然楊瀾被視為最佳人選,但是被有的人認為還不夠漂亮,所以是否用她尚不能確定。

最後確定人選的時候到了,他們要在楊瀾與另外一位連楊瀾也不得不承認“的確非常漂亮”的女孩子中間選擇一人。楊瀾的好勝心一下子被激起,她想:“即使你們今天不選我,我也要證明我的素質。”

這次考試兩人的題目是:—、你將如何做這個節目的主持人?二、介紹一下你自己。

楊瀾是這麼開始的:“我認為主持人的首要標準不是容貌,而是要看她是否有強烈的與觀眾溝通的願望。我希望做這個節目的主持人,因為我喜歡旅遊,人與大自然相親相近的快感是無與倫比的,我要把自己的這些感受講給觀眾聽。”

在介紹自己時,楊瀾是這樣說的:“父母給我取‘瀾’為名,就是希望我有像大海一樣的胸襟,自強、自立,我相信自己能做到這一點……”

楊瀾一口氣講了半個小時,沒有一點文字參考,她的語言流暢,思維嚴密,富有思想性,很快贏得了諸位領導的賞識。人們不再關注她是否長得漂亮,而是被她的表現深深吸引住了。當楊瀾再次回到那個房間,中央電視台已經決定正式錄用她了,這次麵試改變了她的一生。

成功人士大多是聰明的說話者,毫不誇張地說,在成功人士身上,至少有一半是用舌頭去創造的。他們正是依靠出眾的口才,而被朋友尊敬,被社會認同,上得青睞,下得愛戴。他們共有的特質表現為:能就眾人熟知的事物提出獨到的觀點;有廣闊的視野,談論的題材超越自身生活的範疇;充滿熱情,使人對他的話題興趣盎然;有自己的說話風格……隻要肯下功夫練習,每個年輕人都能練好口才,增加自己成大事的資本。

練好口才,把語言當作成功的第一要素,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學會的,需要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那麼,我們應該怎樣來具體學習、錘煉語言內功呢?

1. 廣泛地閱讀

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都離不開報紙、雜誌和書。在讀書看報時,把所見到的好文章或讓自己心動的話語劃出來,或摘抄在卡片上。每天堅持做,哪怕一天隻記一兩句,也是很有意義的。寫文章講究“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話和寫文章是一個道理,自己肚子裏的東西多了,才能夠說出有見解和有說服力的話來。日積月累,在談話的時候,會不經意地用上曾抄下來的語句,也許它們會隨時隨地從你的頭腦裏冒出來,讓你盡情地談吐。

2. 積累警句、諺語

在聽別人的演講或別人的談話時,隨時都可以聽到表現人類智慧的警句、諺語。把這些話在心中重複一遍,記在本子上,久而久之,你談話的題材、資料就越來越多,你的口才就越來越成熟了,你說起話來就可以條理清楚、出口成章了。

3. 關注生活,加強生活積累

很多人在和別人談話的時候,別人都不愛聽,那是因為他缺乏生活的積累,說的都是一些不著邊際的話。所以,要想有好口才,多加強生活積累顯然也很重要。所謂“厚積薄發”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言語是以生活為內容的。因此,對於身邊的大小事情,都要經常關注,以吸取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對於所見所聞,都要加以思考、研究一番,盡量去了解其發生的過程、意義,從中悟出一些道理。這些都是學習和積累知識的機會。在日常生活中,要隨時計劃、安排、改進生活,隨意性不能太強,讓機會白白溜走。你若想做一個說話高手,就應靜下心來努力地學習,拓展自己的視野。你若不想說話空洞無物,就應下決心武裝自己的頭腦,讓自己說話的內容豐富起來。

好的語言的確能引起人們思想上的共鳴,對於善於溝通的人,語言所能產生的力量是無可比擬的。隻有一個善於表達自己並且與別人有效溝通的人,他才擁有了一把成功的利劍,能斬斷前進路上的荊棘障礙。

畏怯心理妨礙你的進步和發展

畏怯之心不可有,畏怯阻礙你的進步和成長,影響你的發展和成功。比如說,考試怯場,跟陌生人說話害怕,登台演講沒勇氣等等都是畏怯心理在作怪。一個平時成績優良的學生,會因為怯場而無法發揮應有的水平,從而導致與心中理想的大學失之交臂,一個畏懼跟陌生人說話的人很可能就會喪失掉一個推銷自己的絕佳機會。

畏怯讓你變得猶豫不決,停滯不前。隻有戰勝畏怯,才能迎難而上,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機會。

傑森大學畢業後如願以償地到當地的《明星報》任記者。這天,他的上司交給他一個任務:采訪大法官布蘭代斯。

第一次上班就接到如此重要的采訪任務,傑森不是欣喜若狂,而是愁眉不展。他想:自己任職的報紙又不是當地的一流大報,自己也隻是一名剛剛出道、名不見經傳的小記者,大法官布蘭代斯怎麼會接受我的采訪呢?同事邁克得知他的苦惱後,拍拍他的肩膀,說:“我很理解你。讓我來打個比方:你現在好比躲在陰暗的房子裏,然後想象外麵的陽光多麼熾烈。其實,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往外跨出第一步。”

邁克拿起傑森桌上的電話,查詢布蘭代斯的辦公室電話。很快,他與大法官的秘書接通了電話。接下來,邁克直截了當地提出了他的要求:“我是《明星報》新聞部記者傑森,我奉命采訪法官,不知他今天能否接見我?”站在旁邊的傑森聽了嚇了一跳。邁克一邊打電話,一邊向目瞪口呆的傑森扮鬼臉。接著,傑森聽到了他的答話:“謝謝你。明天1點15分,我準時到。”

“瞧,直接向他說出你的想法,一切問題都解決了。”邁克向傑森揚揚話筒,“明天下午1點15分,你的約會時間不要忘了。”一直在旁邊看著整個過程的傑森麵色放緩,他終於明白,很多事情本身並沒有什麼可怕的,我們常常對於未知的事物感到擔心、恐懼,由內心想象而產生的畏怯讓我們失去了機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